李自成最致命的一場勝仗:贏了戰術,卻輸掉了整個天下
1644年秋天,李自成突然打了個大勝仗,卻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就在這場勝利後不到半年,他丟了西安,丟了陝西,最後在湖北九宮山落得個身死道消的下場。歷史最諷刺的地方就在於此——你以為的勝利,可能是敵人給你挖的最大的坑。
一、一場"救命"的反擊戰
先說說當時的形勢有多慘。
李自成從山海關慘敗後,就像被打出心理陰影的拳手,一路從北京退到山西,再從山西退到陝西,連戰連連敗。山海關之戰,大將劉宗敏重傷;慶都斷後,谷可成、白鳩鶴戰死;太原失守,陳永福陣亡。更要命的是,明朝降將們開始牆倒眾人推,姜瓖、唐通、董學禮紛紛叛變,連陝西老鄉都靠不住了。
再不贏一場,老底子都要散架了。
這時候,李自成盯上了河南懷慶府。此地清軍守備薄弱,守軍主要是投降的綠營兵,戰鬥力不強。更重要的是,這裡距離山西近,方便突襲;打下這裡,就能在黃河南岸建立據點,威脅清軍後方
。
崇禎十七年(1644年)十月,李自成拍板:干!
他派出了2萬精銳,由劉宗敏統領,悄悄渡過黃河。這支隊伍確實是李自成最後的王牌,雖然人數不多,但都是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老兄弟。清軍這邊呢?守軍總共才五千人,主將是懷慶總兵金玉和
。
戰鬥過程毫無懸念。
大順軍突然襲擊,清軍措手不及。金玉和率部出戰,結果在濟源半夜遭遇伏擊,"力戰,中流矢,沒於陣"
。總兵一死,清軍群龍無首,副將常鼎、參將陳國才等十幾名軍官全部戰死。大順軍乘勝追擊,連克數城,圍睏了懷慶府城沁陽
。
這是清軍入關以來的第一場敗仗,也是李自成從北京撤退後唯一一次像樣的勝利。
二、多爾袞被"打醒了"
壞消息很快傳到了北京。
多爾袞收到戰報時,臉色鐵青。他原本的計劃很完美:英親王阿濟格帶一路大軍打陝北,豫親王多鐸帶另一路打南明,雙管齊下,半年內一統天下
。說白了,就是想一攬子解決中原問題,根本沒把李自成當回事。
但懷慶這一巴掌,把多爾袞打清醒了。
他意識到兩件事:第一,李自成還有反擊能力;第二,如果繼續分兵,自己可能後院起火。多爾袞立即做出戰略調整——緊急叫停多鐸南下的部隊,命令他"取道河南捕治群寇"
,先解決懷慶的大順軍,然後配合阿濟格,兩路夾擊李自成
。
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歷史走向。
多鐸的大軍掉頭北上,一路勢如破竹。他們帶來了清軍最可怕的武器——烏真超哈,也就是孔有德、尚可喜率領的漢軍八旗火炮部隊。這些紅衣大炮,接下來將成為李自成的噩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