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覆滅前夜,各地駐防八旗,為何不出來保衛大清?

2025-09-19     花峰婉     反饋
2/3
寧夏將軍府

另一邊,積極反抗的江寧駐防八旗,就沒這麼好運了。

宣統三年九月十七日,革命軍新軍第九鎮首次進攻南京,時任江寧將軍的鐵良聯合兩江總督張人駿、江南提督張勳組織防禦,並調集二千餘旗兵加固城防。

不過自太平天國後,江寧駐防八旗力量孱弱,能依靠的其實是張勳的江防軍。

依靠江防軍,鐵良成功擊退了革命軍的首次進攻,但誰知,駐紮在京口的駐防八旗居然投降(這個下文會提到),讓革命軍得以補充兵力和彈藥,休整一番後,革命軍再度集結進攻南京,而防禦南京的主力,依舊是張勳部。

儘管鐵良宣稱要決戰到底,但看到革命軍攻勢猛烈後,鐵良居然和與張人駿意圖棄城逃亡,倒是張勳堅持死戰。

奈何革命軍攻勢太猛,張勳也抵擋不住,最終,清廷官員以「不殺害旗人」為條件投降,鐵良和張人駿立即逃亡上海,張勳則退守徐州。

可以說江寧駐防八旗是想抵抗的,奈何軍力孱弱,嚴重依賴張勳的江防軍,最終以投降結束戰事。

江寧駐防八旗先戰後降,西安駐防八旗倒是死戰到底。

當時負責西安駐防的是西安將軍文瑞,儘管西安將軍駐地有兩萬餘人,但能作戰的兵力有限,就連步槍也僅有一萬餘支,剩下的都是舊式武裝,如福槍等等,不僅老舊,而且彈藥多不合用,當時副都統克蒙額曾請求配發新式步槍,但未得到回應。

武昌起義爆發後,陝西新軍宣布起義,圍攻滿城,文瑞立即命旗兵出城迎戰。

但旗兵一聽到炮聲,就立即退守滿城,根本不敢出來,隨後革命軍架炮轟擊滿城,攻破後立即發動巷戰,旗兵因訓練不足加上裝備低劣,難以組織有效的抵抗,城破不久,所有旗人紛紛逃亡。

大勢已去的文瑞與副都統承燕選擇投井自盡,克蒙額則陣亡,剩下的旗營傷亡慘重。

得知陝西光復,清廷驚恐萬分,立即派陝西巡撫升允向西安發起了攻勢,然後袁世凱又派在河南的清軍,對潼關發起了攻勢,但遭到當地革命軍的頑強抵禦,至清帝退位,清軍始終未能拿下西安。

和西安駐防八旗一樣的還有荊州駐防八旗。

荊州旗營,是離武昌起義地點最近的駐防,當時負責荊州駐防的是荊州將軍連魁、副都統恆齡,和其他地方駐防將領不同,恆齡通曉近代軍事,也邊練過新振威新軍,一度獲得英國人的稱讚。

武昌起義爆發後,恆齡因父喪暫留荊州,臨危受命署理(代理)左翼副都統,得到任命後,恆齡主動在外圍布防,派兵扼守荊門、沙市等要地,積極利用旗兵學堂出身的中下層軍官,按照近代城市攻防戰的方式部署了縱深防禦系統,一度讓革命軍的進攻受挫,激戰數日才突破了防線。

荊州圍困後,恆齡一邊傾家助餉鼓舞士氣,一邊向朝廷求援,但朝廷現在的重心都是在武漢三鎮,僅以空話敷衍求援,彈藥將盡之際,恆齡選擇舉槍自盡。
呂純弘 • 189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