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元年,朝廷下令詔天下學臣考選文行兼優之士貢入朝廷,藍鼎元因平台小有名氣,榜上有名。雍正三年,藍鼎元被安排到內廷校書,又因大學士朱軾所賞識。經其引薦,藍鼎元得以與雍正帝相見,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雍正五年,48歲的藍鼎元48歲被任命其為普寧縣令。同年冬,朝廷又令他兼任潮陽縣令。然而,一人兼任兩縣父母官,看似為朝廷倚重,但普寧、潮陽兩縣由於民風彪悍,很難治理。因此歷任縣官眼中的燙手山芋,吏部派誰去都不去,所以在這種情況,藍鼎元才能脫穎而出,得以兼任兩地縣令,後經過藍鼎元的悉心治理,兩縣從歷任縣官談之色變的「難治之地」,逐漸改頭換面。史載,藍鼎元「蒞普兩月,四境大治」,其兼管的潮陽縣也「已臻大治,夜戶弗扃,民有仁讓之俗」。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但不久之後,一場彈劾卻讓藍鼎元的仕途戛然中斷。耿直的藍鼎元因不願同流合污以致先後得罪了兩位上司。連續和兩位上司搞不好關係,加之在治理縣務時某些舉措過於激進,樹敵過多,雍正七年,被人誣告貪污下獄,仕途也戛然而止。
此時兩廣總督郝玉麟不信此等誣告,在調任閩浙總督前出面周旋,為其爭取到保釋的機會。雍正八年,在郝玉麟和一眾士民的努力下,一千七百兩的罰金很快湊齊,繳納到位,藍鼎元得以保釋出獄,經此牢獄之災,藍鼎元似乎變了一個人,與早年的積極進取判若兩人。儘管他已經為自己在縣令任上的「魯莽」付出了代價,成為「戴罪之身」,但仍感受到四處襲來的陣陣寒意。
雍正十年冬,鄂彌達經深入調查,已掌握了充分的證據,藍鼎元得以平反,雍正帝特命其進京會面,與之談話良久,並賞賜了貂皮、紫金錠、香珠等貴重物品。雍正十一年三月,藍鼎元被雍正任命為廣州知府一職,但想不到是,三個月後藍鼎元突發疾病,死於廣州知府任上,年僅54歲。
近三百年過去,風息潮落,若有人翻開藍鼎元的著作,將拾起一粒硌痛歷史的沙——那是他的,正直而無奈,渺小而堅硬,卑微而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