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古人愛美之心的體現,唐代繁榮的銅鏡文化

2025-08-28     花峰婉     反饋
4/4
在清時期,這種材質的鏡子已經開始被玻璃所取代,相比它而言,後者呈像更為清晰,加工製作更加簡單,成本和人力都會得到節省,所以它最終退出了歷史的舞台。在現代人看來,它的實用度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但是它所代表的文化藝術卻遠遠超出市面上任何一種款式的鏡子。

結語:

銅鏡文化在唐時期的發展離不開當時社會環境的支持,特定的文化離不開大環境的滋養和影響。唐以後的各個時期的鏡子也受本時代各方面的影響,銅鏡做為精彩的文化慢慢地消失在人們的生活中,但是它在世界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色彩。作為歷史文化的一部分,我們也為它的燦爛,和凝結的智慧文明感到驕傲。如何發揚文化特色,找到自己的文化自信,也是當今需要我們探討的問題。

參考資料:

《全唐文》

《故宮藏鏡》

《隋唐時期銅鏡鑑賞》

《漢書西域傳》
呂純弘 • 140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61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37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