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億漢人被滿清300萬八旗,統治了276年,為何不反抗?四個理由
前言
說起中國古代歷史,有一個現象特別耐人尋味。
滿族人口不到300萬,居然把3億多漢人管得服服帖帖,這一管就是276年。
你想想看,元朝蒙古人統治的時候,漢人隔三差五就要造反,金朝女真人入侵時也是戰火連天。
可到了清朝,漢人好像突然變乖了,基本沒鬧過什麼大動靜。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打得過才是硬道理:軍事實力天差地別
清朝能夠穩坐江山276年,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拳頭硬。
滿族人祖上就是馬背上的民族,從小在白山黑水間摸爬滾打,個個都是天生的戰士。
你看努爾哈赤那會兒,帶著一幫兄弟就敢跟明朝硬碰硬。
到了皇太極手裡,八旗軍更是如狼似虎,連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崇禎都被打得走投無路,最後只能在煤山上吊自殺。
明朝末年那會兒,漢人的戰鬥力確實不行了。
文官當道,武將地位低下,軍隊腐敗成風。
李自成帶著幾十萬農民軍,聲勢浩大,結果遇上八旗軍還不是被打得落花流水。
這就是現實,戰場上不講道理,只看誰的刀快馬壯。
滿族人入關後,面對的是一個已經被戰亂折騰得筋疲力盡的漢族社會。
老百姓經歷了明末的天災人禍,又遭受了農民起義的摧殘,早就沒力氣再折騰了。
大家只想安安穩穩過日子,誰能給個太平世界,跟誰都行。
八旗制度的厲害之處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