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目前中國最早「實物龍形」,說明「龍信仰」從原始社會晚期就開始走進公共空間。
從「墓里配龍」到「遺址畫龍」,再到「設官養龍」,遠古人已經把「龍」升到了制度地位。它不再是巫師念詞的神獸,而是王權、編制、祭祀三合一的「正牌國獸」。
那麼,這麼重要的「龍」,它到底是哪個動物?真有鼻子有眼,還是古人憑空捏出來的圖騰?
龍是個「拼盤」,紅山的豬也占了座
要說龍長啥樣,先得看它「混血」成分。考古界公認:龍不是單一物種,而是多個動物拼接而成。
豬的鼻子、蛇的身子、鹿的角、魚的鱗、鷹的爪,這些元素東拼西湊,成了後來那條「會飛的神獸」。
最典型的,是紅山文化的玉豬龍。內蒙古赤峰地區,五千年前,出土一批C形玉器:捲曲如蛇,頭部卻像豬鼻短吻。專家命名為「玉豬龍」,被認為是「龍族譜」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