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死遁之後完整後續

2025-05-07     游啊游     反饋
1/3
世子與宮妃相約死遁,吃下龜息丸,卻被我爺爺施針救醒了。

而那妃子在七天後甦醒,卻沒人將她救出墳墓。

世子襲爵後,把我全家活埋。

「蘋兒在棺材裡活活等死的滋味,你們也該受一遍。」

重生後,我又回到了王府問診的那一夜。

我回稟王爺:「你兒死透了,抓緊收殮吧。」

1

我爺爺性子木訥,不懂變通,在太醫院坐了幾十年的冷板凳。

說是太醫,其實一把年紀了也被人呼來喝去,當藥童使喚。

可那天他接到了康王府的深夜急召,回來時忽然成為太醫院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原來世子夜裡突發急症,氣息全無,命懸一線,虧我爺爺使出渾身的針法,終於喚醒了世子。就此,我爺爺一改往日的消沉,變得德高望重,聲名遠揚。

怪的是康王府自有專門的太醫駐守,即使有疑難雜症,也會去請太醫院的幾位元老。

怎麼那天會找上我爺爺?

可我們沉浸在飛黃騰達的喜悅里,來不及多想。

我爹死得早,我和我娘全靠我爺爺微薄的俸祿養活。

京城寸土寸金,我們家只住得起兩間破舊漏雨的磚瓦房。

我爺爺拿王爺給的賞錢買下了一間小院,雖然不大,足以遮風擋雨。

「爺爺原先就怕死了以後,你們娘倆的日子不好過,這下可好了。」

可惜這樣的好日子只持續了三年。

三年後,我爺爺命中最重要的貴人——康王爺,於自家宅中暴斃,三年前被我爺爺從鬼門關撈回來的世子襲承王爺爵位。

老康王喪期還未過,新受封的小康王便帶人烏泱泱地大駕光臨。

不是來報恩,而是來報仇。

他踩著我爺爺的脊樑,字字如針:

「老東西,若不是你當年多管閒事,我和蘋兒早已雙宿雙飛。」

蘋兒,謝蘋藻,謝貴妃。就在世子突發急症的同一日,貴妃也撒手人寰。

原來世子當年竟和貴妃有了私情,他們約定一同假死。

「我和蘋兒同食了龜息丸,約好一同逃離這俗世規矩,做一對平凡夫妻。」他臉色忽地陰沉下來,「誰允許你救醒我?」

「你可知父王把我鎖在府里三個月!三個月後,她的身子已爛了,棺材裡都是她掙扎的痕跡。」

他一拳砸在地上,血滲進了磚縫。

為了報仇,他把我全家拖進深山活埋。

一鏟一鏟的土傾倒在我們身上。

我爺爺抱著我,渾濁蒼老的眼流下淚來:「青葉,是爺爺對不起你。爺爺明明是救人,怎麼變成害人了呢?」

「是爺爺太蠢了。下輩子,下輩子爺爺一定不出風頭了。」

2

萬萬沒想到,我沒有死,卻回到了被王府傳召的那一晚。

這一次,我攔住了爺爺,求他帶我去見見世面。

我難纏得很,太監福生又在不停地催,我爺爺只好把我一起帶上了馬車。

他叮囑我:「進了王府,可不要亂說話。」

王府戒備森嚴,世子寢殿人人如臨大敵,見到我爺爺紛紛讓開一條路。

世子昱珩倒在床上,面如金紙,唇無血色。

康王扶著站不穩的王妃,表情冷肅。

太監福生的兩片薄如紙的唇一張一合:「胡太醫,世子晌午時還好好的,下午就忽然病倒了,人事不省,請來的郎中也說不出個所以然,您看看是什麼原因?」

我爺爺替世子把脈,脈象怪異,他苦惱地皺緊眉頭。

我知道,一炷香以後,他就會拿出銀針來施針。

龜息丸稀罕難得,我爺爺診不出這種江湖神藥,但他針法了得,知道如何喚醒沉睡的氣脈。

福生的提醒適時而至:「胡太醫,您可得看仔細了。咱們世子原本活蹦亂跳,若有個三長兩短,難說不是您醫術不佳呀!」

豆大的汗滴從我爺爺頭上滾落。

我前世沒有陪爺爺一同來王府,不知今晚是這樣地險象環生。我原以為救活了昱珩會全家遭禍,殊不知救不活也是死路一條。

既然此難躲不過,只好硬著頭皮上了。

鉤心斗角、爾虞我詐,我爺爺都一竅不通,他只知道,為醫者需盡力而為,才能問心無愧。

於是他點點頭,小聲道:「世子殿下氣若遊絲,一息尚存,微臣醫術不精,但尚通針法,眼下只能先用銀針疏通氣脈,穩住脈象。」

王妃聞言大怒:「你連個所以然都說不出,就敢給我兒施針?若非其他太醫都被召入宮中,怎會只請來你這個老不中用的!」

原來如此。今夜突然昏迷不醒的不止康王世子,還有宮裡那位謝貴妃。

陛下寵愛貴妃,自然急得火燒眉頭,連夜召集太醫院的眾位太醫。

當然,和往常一樣,我爺爺又被忽略遺忘。

意識到這一點的爺爺又陷入失落,被王妃罵得手顫了一顫,可他還是低著頭,諾諾道:「王妃息怒,是小人醫術不精。」

康王一揮手:「算了,昱珩現在危在旦夕,你姑且試試吧。」

不等我爺爺開始施針,我忽然哈哈大笑,大氣都不敢出的王府眾人面面相覷,我爺爺更是嚇得煞白了臉。

王妃端莊明麗的面龐扭擰成一團:「你笑什麼?」

我拽住想要跪下請罪的爺爺,擲地有聲道:「醫者有六不治,其中第一條便是——驕恣不論於理者,不治。康王府求醫問藥,態度輕蔑狷狂,言語中還有威脅之意,這樣的人,不值得治。」

「你……」王妃怒目圓瞪。

我又搶白道:「還有一條,陰陽並,髒氣不定者,不治。你兒氣息混亂,有大衰之象,已然是死期將至,救不活了,天氣炎熱,抓緊埋了吧。」

看著王爺陰霾冰冷的眼神,我知道我不是第一位說出昱珩命數已盡的醫者。

地蒸暑氣,王府內籠繞著隱隱的血腥味,世子昱珩的床頭擱著一個半新的、不屬於我爺爺的脈枕,殿內東南角落著一個四分五裂的藥箱。

——上一位郎中已經命喪王府。

王妃聽了我的話,一怔,眼神變得恍惚渙散:「滿口胡言!好好的人,怎麼會沒救了呢?」

她發白的嘴唇一張一合:「沒用的奴才,拖下去,打死。再找人來,再找人來救我兒……」

我爺爺急得滿頭大汗,慌張地看著我,仿若一隻受驚的兔子。

我卻笑吟吟鎮定自若。

我爺爺雖人微言輕,好歹也是六品太醫,康王再惱火,也不敢動用私刑。

果然,康王用陰鷙的目光緊緊鎖著我:

「你自以為當的是皇差,便可以在本王面前放肆?」

「不錯,我現在不會殺你,可延誤病情、害死世子的罪名,你們兩個可擔當得起?」

3

我和爺爺被康王扔進了大牢。

我爺爺已嚇得魂不附體,可還是強定神安慰我:「青葉別怕,爺爺託人去求求沈院判,他和王爺素來交好,有他說情,念及你年紀尚小,王爺會網開一面的。」

沈院判哪裡會幫我們?他一向把我爺爺當成太醫院的笑柄、茶餘飯後銜來消遣的點心罷了。深受皇帝寵愛的貴妃命懸一線,沈院判帶領眾太醫一同進宮診治,卻把我爺爺留在王府當差,存的是禍水東引的心。

若是貴妃殞命,那皇帝的全部怒火都會傾瀉在唯一沒有前來會診的我爺爺身上。

可沈院判沒料到,世子這晚竟然險些喪命,而我爺爺搖身一變,成了康王府的「恩人」。在康王爺的力保之下,我爺爺非但毫髮無傷,還頂替他坐上了院判之位。

世子的病王府上下瞞得很死,前世的沈院判只以為是王府中人有什麼難言之隱,急著請人收拾殘局,我爺爺木訥又一根筋,自然當不好這個差,沈院判還等著我爺爺無功而返後,他姍姍而至,使一番圓滑的人情世故,讓王爺更親重於他。

重活一回,我想告訴我爺爺,並非你不聰明,而是這一局本來就九死一生。

今晚,世子昱珩與謝貴妃會同時斷氣。陰戾的王爺、悲愴的皇帝,還有急著找人背鍋的太醫院,相比之下,牢里竟然是最安全的地方。

果然,第二天獄卒送來了兩碗餿飯,我爺爺還想理論兩句,獄卒冷哼一聲:「世子殿下昨天夜裡歿了,就這兩碗還是康王爺的特意關照,想吃好的,等著明天的斷頭飯吧!」

我爺爺頓時老淚縱橫,心裡早就一團亂麻,卻還抱著我語無倫次:「青葉,沒事,別怕,有爺爺在,不會有事的。」

康王爺提前打過招呼,上公堂不過是走個過場,我和爺爺必死無疑。負責審案的官員哈欠連連,我爺爺跪在堂下泣不成聲:

「是我學術不精,庸醫害命,求大人放過我的小孫女,她……」

那官員聽膩了喊冤苦求,心裡早就麻木一片,猛地一拍響木,止住了我爺爺的哭聲,又隨意拿起一根簽子就要丟:「胡氏祖孫二人,三日後,菜市口問斬。」

我突然抬聲:「且慢。」

「我的供詞你也不記嗎?或許王爺要看。」

他抬起眼皮看了我一眼,又慢慢放下籤子,懶懶地拿起筆來。

「說。」

「我們之所以不為世子診治,拖死了世子,是因為我正急著進宮,給貴妃看病。」

聽到貴妃兩個字,那官員的眼睛第一次睜開了。

「胡言!貴妃是你能拿來擋罪的?」

我笑了,突然在眾人的驚呼聲中站了起來。

「我是巫醫,一早知道貴妃危在旦夕,急著進宮救人,卻被王府拖住了腳。」

我故作苦惱地揉了揉額角:「如今貴妃魂魄未散,屍身未腐,若我能進宮作法,貴妃她尚可起死回生。只看大人給不給這個機會了。」

官員愣了許久,也只能說出「放肆」二字。

我知曉他在猶豫,繼續步步緊逼:「大人細想想吧,若是您今日高抬貴手,送我進宮,貴妃能夠起死回生,皇上龍顏大悅,您此生會是何等尊榮富貴?」

「若我沒能救回貴妃,我自然死路一條,可大人忠君愛國、孝順貴妃心切,陛下不會不領這個情。」

那官員的屬下四面環伺,狀似無意,可耳朵皆豎著,還有人暗地裡咽了咽貪婪的口水。

「大人樹敵多少?堂上有多少人想坐上大人的位置?」我環顧四周,微笑,「若聖上他日知道有人或許能救回貴妃,卻死在了大人您的刀下,到時候王爺可會救你嗎?」

4

那天的堂審不了了之,退堂之時我和爺爺被匆匆忙忙塞進了一輛小小的馬車裡。

馬車中還坐著一個秀美的太監,面白如瓷,安靜優雅如同人偶,身上還有一股暗香,聽說他曾是謝貴妃的貼身太監,原本七天後是要殉葬的。

我爺爺沉在驚懼中未曾醒:「貴妃娘娘不是已經薨歿了嗎?咱們要如何救呀?」

我低聲:「爺爺,你原本要在昱珩身上施的針法,施在貴妃身上,就行了。」

爺爺慌亂地點點頭:「只能這樣了,只能這樣了。」

貴妃寢殿前,那美貌太監送我們到門口,櫻唇輕吐:「好運。」

寢宮裡的擺設布置被一應撤去,只有地面鋪著的墨玉金紋磚無聲地傾訴主人曾經的風光艷麗。空蕩浩瀚的宮殿中掛滿了道幡符咒,最中央擺著一副巨碩的棺材。棺前,一位年過半百的男子負手而立,身上只穿著尋常不起眼的衣袍。

我和爺爺跪拜他,他也只是疲憊地擺擺手叫我們起身。

開棺後,爺爺為貴妃施針,我則繞著宮殿跳起怪舞,口裡念念有詞。

過了半刻鐘,爺爺禁不住大叫一聲,皇帝循聲望去,只見貴妃的臉上竟然起了血色。

皇帝伸手一探脈搏,渾身的筋像被抽去了一般,頹然倒在一邊。

「你們要何賞賜?」

我跪下山呼萬歲:

「民女有三願,一願祖父能盡臣子孝心,輔佐陛下與貴妃身側;二願家族平安,行醫者不再受牽累之罪;三願,替暴死的康王世子守墓,使我祖父內疚之心稍感慰藉。」

昱珩,有我守著你,就算七天後你能生出雙翅,也爬不出這墳冢。

5

皇帝按我所求,賜了我爺爺一塊免死金牌,並封我為郡主,准我替世子守陵。

我即將出宮,叮囑爺爺,不論誰問起這樁樁件件事情的底細,都要搖頭不語。

我爺爺仍在雲里霧裡,不過我的話他自然答應:「青葉放心,爺爺曉得輕重。」

我收拾行囊,準備前往世子陵墓。

出發前,那個曾陪我們同車入宮的美貌太監喊住了我,他說想請我喝杯茶。

這是一間狹小的屋子,乾淨,還有股幽香。

我不敢喝他的茶,留著滿滿一杯,一動未動。

他知曉我的顧慮,倒也不介意。

他說他叫玉官,是謝貴妃的貼身內侍。

「原本還有七天,我就要給我們娘娘殉葬了,多謝你,救了我的命。」

他雖是道謝之語,語氣卻格外陰冷。

他又緩慢地眨了眨眼,像極了人偶。

「不過——你打算如何處置康王世子?是毀了他的肉身,叫他的魂再也回不來,還是……釘死了棺材板兒,等他醒了,讓他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他竟然猜到了!

汗液讓瓷器更滑了,我捏著茶杯的手不動聲色地收緊了。

他又慢條斯理地為自己斟上茶,自顧自悠然道:「皇上說,娘娘死了,做奴才的也得陪著到地底下伺候去。可我不甘心,因為我心裡覺得蹊蹺!我遍尋奇人異士,只求有法子能救醒她,當然,也是救我自己。幸好老天開眼,叫我找到了你們。」

他朝我微微一笑:「你真會說謊。你哪裡會跳什麼巫舞?不過裝神弄鬼罷了。娘娘她——本來就是假死。」

「我猜——世子也是一樣的病吧?」

玉官掩著嘴笑聲鈴鈴:「你不救世子,害得自己被打入天牢,卻要上趕著救我們娘娘,我本以為你們胡氏祖孫是想揀高枝攀,卻沒想到,你是想要世子死!不然,你為何提出要替他守墓呢?」

他話已說穿,我反倒不再怕了。

我反問他:「這樣有什麼不好嗎?貴妃活著,你也活著。」

他鄭重地搖搖頭:「不好,很不好。我事事為她著想,替她爭,替她搶,她說她都不想要,她只想離開這牢籠。我求她也為我想想,哪怕只是一點,若她逃了,我們這些底下人的性命必然不保。」

「可她根本沒拿我們當人看。我的腦袋現在是保住了,難保有下次。這樣的日子,我也是過膩了。」玉官捏著拳頭咬牙切齒。

「所以,我也想向你討一副假死藥。」

我感到莫名其妙:「我沒有這東西。」

「你會有的。」他堅持。

「我雖不知你和康王有什麼過節,但他很快就會料到,貴妃和世子患的是同一種怪病。你又自請為世子守靈……你真能全身而退嗎?」他嗬嗬地笑。

我喃喃道:「除非他們死了,我才能全身而退……」

「不錯。」玉官的眼睛亮了,「那咱們就送他們去死。看看在閻王跟前兒,能不能用貴人的命,換回咱們的命。」

「好在,我們娘娘剛剛還魂,昏了頭,她又向來倚重我,這個關頭我說什麼她都是肯聽的。」

「怎麼樣?」玉官朝我揚了揚下巴,「我可以幫你,但你也要幫幫我。」

6

在玉官的提醒下,我又去了一趟康王府。

只消通報一聲我的名字,康王府的大門便利索敞開。

這意味著康王爺早就在等我了。

王府上下縞素,雪白一片,隱隱能聽見後院的女人哭聲。

僕人引我至一間狹小的屋子,康王正在裡頭踱步。

康王卻面無哀容,反倒憂心忡忡,見到我,他顯得既恭謹又小心。

​‍‍‍​‍‍‍​‍‍‍‍​​​​‍‍​‍​​‍​‍‍​​‍​​​​‍‍‍​‍​​‍‍‍​‍‍‍​‍‍‍‍​​​​‍‍​‍​​‍​‍‍​​‍​​​‍​‍‍‍‍‍​​‍‍​‍​​​‍‍​​​​‍​‍‍​‍​​‍​​‍‍​‍‍‍​‍‍‍​​‍‍​‍‍​​‍‍​​‍‍​‍​​‍​​‍‍​‍​‍​​‍‍​​​​​‍‍‍‍​​‍​‍‍​​​‍​​‍‍‍‍​‍​​​‍‍​​‍​​​‍‍‍​​‍​​‍‍‍​‍‍​‍‍​​‍‍​​‍‍‍​​‍​​‍‍​‍‍‍‍​‍‍​‍‍​‍​‍​‍​‍‍‍​‍‍‍‍​​​​‍‍​‍​​‍​‍‍​​‍​​​​‍‍‍​‍​​​‍‍​‍​‍​​‍‍​​‍​​​‍‍​‍‍‍​​‍‍‍​​‍​​‍‍​​‍​​​‍‍​​‍‍​​‍‍​​‍​​​‍‍​‍​​​​‍‍​​​‍​​‍‍‍​​‍​​‍‍​​‍​​‍​​​​​​​‍‍​​​‍‍​‍‍​‍​​​​‍‍​​​​‍​‍‍‍​‍​​​‍‍‍​​‍​​‍‍​‍‍‍‍​‍‍​‍‍‍‍​‍‍​‍‍​‍​​‍‍‍​‍‍​‍‍​​‍‍​​‍‍​‍​​‍​‍‍​‍‍‍​​‍‍​​​​‍​‍‍​‍‍​​​‍​​​‍‍​​‍‍‍​​‍​​‍‍​‍‍‍‍​‍‍​‍‍​‍​‍​‍​‍‍‍​‍‍‍‍​​​​‍‍​‍​​‍​‍‍​​‍​​​​‍‍‍​‍​​‍‍‍​‍‍‍​‍‍‍‍​​​​‍‍​‍​​‍​‍‍​​‍​​​‍​‍‍‍‍‍​​‍‍​‍​​​‍‍‍​​​​​‍‍‍‍​​‍​‍‍​‍​‍‍​​‍‍​​​​​​‍‍​‍​‍​‍‍​‍‍​​​‍‍​‍‍‍​​‍‍‍​‍​‍​​‍‍​‍​​​‍‍​​‍‍​​‍‍​​‍‍‍​​‍‍​​‍​​​‍‍​​‍​我沒有與他見禮,直接開門見山:「王爺,您也知道貴妃和世子得的是同樣的病吧?」

端茶而入的婢女無心聽見,手一抖,茶盞碎了一地。
1/3
下一頁
溫澤峰 • 1M次觀看
溫澤峰 • 14K次觀看
徐程瀅 • 21K次觀看
徐程瀅 • 47K次觀看
徐程瀅 • 21K次觀看
徐程瀅 • 30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溫澤峰 • 16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14K次觀看
溫澤峰 • 11K次觀看
徐程瀅 • 10K次觀看
徐程瀅 • 16K次觀看
徐程瀅 • 10K次觀看
徐程瀅 • 34K次觀看
喬峰傳 • 28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溫澤峰 • 20K次觀看
溫澤峰 • 8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溫澤峰 • 20K次觀看
尚娥媛 • 3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