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阮:遼朝出身最差的皇帝,在位不過四年,卻影響後世二百餘年

2025-11-03     花峰婉     反饋
1/4
耶律阮:遼朝出身最差的皇帝,在位不過四年,卻影響後世二百餘年

遼大同元年(947年)四月二十二日,遼太宗耶律德光在北返途中,突發疾病,駕崩於欒城殺胡林,時年四十六歲。

耶律德光是一位馬上天子,連滅中原後唐、後晉兩國,身體倍兒棒,誰能想到他突然駕崩,還好巧不巧,死在半路上。

耶律德光是一位馬上天子

按理說,皇帝駕崩,隨行大臣應立即快馬加鞭,將耶律德光的死訊傳回遼國境內,好讓皇太弟耶律李胡準備繼位以安定人心。

但一想到日後的遼國皇帝是耶律李胡,南征的群臣是一百個不樂意,一方面耶律李胡為人殘暴,不得人心,另一方面則是懾於太后述律平的專制。

想當初述律平因不喜歡長子耶律倍,為扶持二兒子耶律德光上位,不惜自斷一臂,強迫數百位官員為耶律阿保機殉葬,藉機剷除不服政敵,一番腥風血雨後,這才順利讓耶律德光繼位。

如今耶律德光去世,隨行大臣們擔心述律平故技重施,要自己去給耶律德光殉葬,尤其是支持耶律德光南征以擺脫老太后掣肘的舊臣,如北院大王耶律窪和南院大王耶律吼,深知回國之日,就是身死之時。

2012年紀錄片《契丹王朝》娜仁高娃飾演述律平

就算現在不派人傳訊,老太后述律平也很快知道,甚至會立馬為扶持耶律李胡登基而做準備,到時候還是難逃一死,一時間,人心浮動、焦慮不安,讓一旁觀察局勢的永康王耶律阮看到了機會。

耶律阮想上位,奈何生母地位卑賤

耶律阮是耶律阿保機的孫子,父親就是被述律平剝奪繼承身份的太子耶律倍。

一直以來,他都對於父親的丟失皇位一事耿耿於懷,如今二叔已死,皇位說什麼也該回到自己手上了,奈何他根基較淺,想要強行上位,必須得得到南征大臣的支持,而南征的大臣呢?恰好也正有此意。

幾天後,任職太宗宿衛的耶律安搏找到了耶律阮,勸他趁機自立,支持他奪回皇位。

為啥耶律安搏對耶律阮上位一事這麼積極呢?還是因為述律平的緣故,耶律安搏的父親耶律迭里積極支持太子耶律倍上位,遭到述律平的殺害,和述律平有殺父之仇,自然不肯放過這次報仇的機會。

而為了能讓耶律阮上位,他悄悄軟禁了遼國國內派來的使者,並在軍中散播耶律李胡已死的消息,不明真相的南征大臣們和諸將們信以為真,此後,他又積極聯絡北院大王耶律窪和南院大王耶律吼,向他們提議,擁立耶律阮上位。

對於他們耶律安搏的提議,耶律窪和耶律吼本能的表示反對。

為啥?就是因為耶律阮並非耶律倍的嫡子,其生母只是一個卑微的宮女,在極為看重嫡庶的遼朝,庶子是難有出頭之日的,哪怕是皇帝的兒子,只要是庶子,其地位就是不如嫡子,甚至不如嫡皇侄。

雖說遼朝屬於契丹人建立的王朝,應該遵循草原上強者為尊的傳統 ,但實際上,遼朝宗室的嫡庶觀念是最嚴格的,整個遼朝,從上至下,其身份之森嚴,堪稱各個朝代最嚴格的,沒有之一。

比如皇帝兄弟兒子和皇帝其他庶子的地位。

一般而言,哪怕是皇帝的庶子,其地位也不是其他宗室王子弟可以碰瓷的,哪怕這個子弟是皇帝的嫡親侄子。

舉個例子,朱高熾和朱高煦都是朱棣的嫡子,朱高熾的嫡長子是朱瞻基,庶長子是朱瞻埈,漢王朱高煦的嫡子朱瞻圻,是朱高熾的嫡親侄子。

在大明朝,哪怕朱瞻埈是庶子,朱瞻圻是漢王嫡子,但不管身份還是地位,在洪熙一朝,朱瞻埈都是遠高於朱瞻圻的。

而在遼朝則不一樣了,比如日後遼聖宗的子嗣地位。

遼聖宗耶律隆緒、梁王耶律隆慶、楚王耶律隆祐都遼景宗的嫡子。

其中遼聖宗的庶長子是耶律宗教,耶律隆慶的嫡長子耶律宗政,耶律隆祐的嫡長子是耶律宗業,而在後面的地位待遇中,卻天差地別。

作為皇帝的兒子,耶律宗教什麼時候封王的呢?是五十七歲那年,而封的僅僅是廣陵郡王,而其他兩個堂兄弟呢?耶律宗政十三歲封中山郡王,三十二歲封魯王,四十九歲封越國王,耶律宗業一開始封的是廣平郡王,後面封的是周王。

耶律宗教封王晚不說,到死僅僅只是一個郡王而已,對比兩位堂兄弟,真的是一個地上一個地上。

契丹人雖然是游牧民族,但嫡庶之分,遠超其他朝代

庶子都這樣了,庶女更慘,混的好一點,能有郡主,差一點的連頭銜也沒有,屬實有些慘。

遼聖宗時期的嫡庶有別只是一個縮影,實際上從遼國立國開始就是如此了,而且待遇上差別很大。

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幾個兒子裡,嫡子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李胡是要待遇有待遇,要地位有地位,庶子牙里果呢?幾乎毫無存在感。

而到了遼太宗一朝,嫡子耶律璟、耶律罨撒葛分別封壽安王、太平王,而比耶律璟大的耶律天德無封,其他幾個庶子直到景宗朝才封王。

從這可以看出,在遼朝的宗室里,嫡皇子身份大於嫡皇侄,嫡皇侄大於則庶皇子。

皇帝庶子地位低,封王晚,那宗室其他庶子,自然更不如了,比如耶律海思。

耶律海思的父親是隋國王耶律釋魯,耶律釋魯是耶律阿保機伯父,算起來耶律海思和耶律阿保機是同輩人,屬於皇室子弟。

但就是因為是庶子,其生活遠遠不如其他嫡子貴族。

某年冬天,遼太宗下詔求直言,他穿著羊皮襖,駕著牛車前往皇宮,在一幫貴族眼裡,是如此的顯眼。

要知道,遼國地處北方,天氣極其寒冷,契丹貴族們最喜歡穿的是銀貂和紫黑色貂皮來禦寒,而羊皮、鼠皮、沙狐裘皮的衣服呢?只有窮人才穿來禦寒。

而契丹人又是游牧民族,以騎馬為榮,但耶律海思卻只能選擇羊皮來禦寒,坐牛車來皇宮,可見其生活上的困苦,以至於都沒人願意搭理他。

好在遼太宗得知其才能,才讓他當了宣徽使,考慮到他生活的困苦,還特地吩咐賞賜一些金銀改善其生活。

契丹人生活場景

而耶律釋魯的嫡子耶律綰思呢?早在耶律阿保機時代,就封為南院夷離堇,也是後世大家熟知的南院大王,屬於遼國實權派貴族人物,而在他之後,他的兩個嫡子耶律窪和耶律休哥,先後擔任北院大王。

再看看耶律海思,都是耶律釋魯的兒子,一個高高在上,一個窮的叮噹響。

所以,遼朝的庶子們想要逆襲,其很難的。

耶律窪等人其實想立的是遼太宗的嫡子耶律璟或者是另一個嫡子罨撒葛,可惜這兩人都和述律平待在一起,根本沒有擁立的機會。

當然,他們還有一個選擇,即在軍中的的遼太宗另一個庶子耶律天德,但相對於他,耶律阮地位還是高一點的,畢竟耶律倍就他一個兒子,就算是庶子,也算太祖嫡長支的代言人,自然比耶律天德更合適。

在沒有更好的選擇的情況下,北院大王耶律窪和南院大王耶律吼決定擁立勢單力薄的耶律阮,畢竟他上位,總比兇殘的耶律李胡和述律平上位更好。

商定之後,幾人立即在軍中宣布,擁立耶律阮為帝,是為遼世宗。

想要坐穩皇位,先過述律平這一關

雖然耶律阮坐上了皇位,但不代表這個位置就能坐穩。

畢竟三叔耶律李胡並沒有死,而且述律太后也不會放過自己,國內擁有兵權的宗室貴親們都在觀望,在沒有決出勝負之前,他們是不會下場站隊的。

除此之外,想要學石敬瑭當皇帝而不成的趙延壽,聽聞耶律德光已死,詐稱自己有太宗遺詔,讓其權知南朝軍國事,相當於斷了他的後路。

前有狼後有虎,稍有不慎,就是身死族滅

可以說此時的耶律阮是前有狼後有虎,稍有不慎,就是身死族滅。

到耶律阮倒是不懼,畢竟要是沒點膽色和魄力,哪裡敢自立?

稱帝不久,耶律阮就下詔安撫軍中諸將,好為接下來的大戰做準備,隨後開始拉攏各地的實權派,尤其是在中原的契丹貴族。

當初耶律德光撤退,就是因為殘暴的統治,激起了中原各地百姓的反抗,如今耶律德光已死,得到耶律阮招撫的命令後,直接放棄城池,投奔了耶律阮,這其中,還有述律太后的親侄子、宣武軍節度使蕭翰。

和耶律安搏一樣,蕭翰也和述律平有殺親之仇,只不過耶律安搏死的是父親,蕭翰死的是母親,所以,就算述律平是他的親姑姑,但也想趁機報仇。

而除了蕭翰,其他南征的契丹大軍基本上都投靠了耶律阮,包括前面說的,過著苦哈哈的宣徽使耶律海思也鼎力支持。

另一邊,得知耶律阮背著自己自立,述律平怒不可遏,立即派兒子帶著大軍征討耶律阮。

耶律阮一邊調兵遣將,一邊打算先解決趙延壽,防止和三叔大戰的時候,腹背受敵。

五月初一日,耶律阮宴請趙延壽,此時趙延壽還不知道耶律阮已經登基,還以為他來巴結自己,樂呵呵的參與赴宴,酒酣之時,耶律阮騙他進入密室,趁他不注意,直接軟禁了他。

解決趙延壽之後,下面就是硬仗了。

解決趙延壽之後,下面就是硬仗了

六月初一日,耶律阮帶著大軍來到幽州,準備和耶律李胡決戰。

本來處於觀望的耶律安端卻選擇支持耶律阮,耶律安端是阿保機的弟弟,算是輩分比較高的宗室,本來他不想這麼快決定自己的立場,但架不住兒子耶律察割的勸說,耶律察割認為,耶律李胡為人殘暴,要是他上位,大家都沒好日子過,還不如選擇相對寬厚的耶律阮。

除了兒子的勸說,侄子耶律劉哥也來勸他,當然,他是因為父親被述律平殺死,存著報仇之心,勸叔叔支持耶律阮。

兒子和侄子都支持耶律阮,耶律安端索性帶著本部兵馬支持耶律阮,並自願為先鋒,和耶律李胡交戰。

從這裡可以看出,別看述律平掌國這麼久,也有不少支持者,但在掌權期間,樹敵過多,加上耶律李胡為人殘暴,失了人心,在無將可用的情況下,不得不啟用漢將李彥韜為排陣使。

這個李彥韜本是後晉的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後晉覆滅前後,投靠了述律平。

雖說能力不俗,但有背主的前科,在戰場上,再次背主的可能性極大。果然,耶律安端的先鋒軍剛到,李彥韜就立馬陣前倒戈,耶律李胡大敗。

得知兒子戰敗,述律平親自領兵,攻打耶律阮。

這時候大惕隱(專掌皇族政務)耶律屋質前來勸說述律平,說既然耶律阮已經繼位,再怎麼說,也是述律平的孫子,就讓他上位算了,另一邊耶律李胡不服,說就算繼位,也輪不到耶律阮。

為逼迫耶律阮就範,耶律李胡下令將耶律阮軍中諸將的家眷抓起來以威脅耶律阮,結果反而堅定諸將支持耶律阮上位之心。

述律平也知道了,強行讓耶律李胡繼位已經不可能,被迫罷兵,承認耶律阮為皇帝。

至此,祖孫大戰正是落下帷幕,耶律阮如願拿回了自己這一系的皇位,而為了怕述律平蟄伏起來暗中搞事,耶律阮將述律平母子遷到祖州居住。

想要坐穩皇位,唯有集權

新皇登基,自然要大肆封賞,更何況耶律阮能夠登基,離不開軍中諸將的支持。

耶律安搏、耶律窪、耶律吼自有一番封賞,而主動支持的耶律安端,則封明王,負責東丹國,其兒子耶律察割為泰寧王等等,可謂皆大歡喜。
1/4
下一頁
呂純弘 • 115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