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日本的作息習慣和休息質量也讓人羨慕。
日本社會提倡「早睡早起、規律休息」,絕大多數成年人平均每天能保證7.5至8小時充足睡眠,晚上十一點前關燈休息成為常見習慣。不僅如此,有的公司還推行「準時關電」政策,強制員工按時下班就是為了防止過勞和失眠。長遠看來,科學作息是日本人少「亞健康」、少慢病的重要基礎。
6、強大的普惠醫療和早篩體系為長壽保駕護航。
在日本,普通市民只要持有健康手冊,看病只需承擔小部分自費(通常在30%以內),多數檢查和治療都能報銷。全民定期體檢、癌症篩查,社區護士入戶巡診,國家再投入巨資推進老年護理。這種一體化健康管理,能讓慢病和早期癌變被及時發現與干預,極大降低了重病死亡風險。
7、別忽略健康理念與自律氛圍的影響。
日本從學校到企業、社區,常年宣傳健康生活知識,形成「自律為本,健康為榮」的社會氛圍。比如飯後散步十分鐘、堅持少鹽少糖、主動體檢、自覺控煙限酒,處處都是防病「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