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愛運動卻最長壽,且患癌率極低,醫生:7個原因值得深思

2025-10-01     幸山輪     反饋
1/5
清晨七點,東京的小巷裡,72歲的木村奶奶剛從附近超市買完新鮮蔬菜,步履穩健地迎著晨光回家。菜市場門口大爺們有的散步,有的閒聊,還有人慢慢遛狗,一派悠然。但如果留心觀察,會發現極少有人健步如飛地快走,或者穿健身服跑步。事實上,日本人整體對「汗流浹背的鍛鍊」興趣並不高,一項社會調查顯示,超六成日本人並未形成每周規律運動的習慣。

然而,就是這樣似乎「略顯懶散」的生活節奏,卻讓日本一直占據全球人均壽命第一的寶座,平均壽命高達84.6歲,而且癌症發病率顯著低於很多已開發國家。這背後到底有什麼秘訣?難道「生命在於運動」的常見觀點,在日本就不靈了?

有人好奇,日本人不是以大米和壽司為主嗎?還常吃冷飯糰,喝味增湯,生活節奏更慢……這些看似平淡的日常,究竟隱藏著哪些被我們忽視的健康細節?

日本人安靜長壽的背後,有哪些生活習慣最值得我們借鑑?

又有哪幾個細節容易被我們忽略?繼續往下看,你會發現你對健康的理解,可能真的需要刷新。和我們熟悉的「健康靠鍛鍊」路徑不同,日本人的長壽,與他們整體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

1、均衡飲食與食材多樣化,是日本養生的第一大法寶。

很多人以為他們主食是「白米飯+壽司」,其實每餐主食分量並不多,相對更多的是蔬菜、魚、豆製品和海帶。即使常吃壽司,搭配的也是生魚片、蔬菜和海藻。這樣的吃法,碳水攝入其實較低,主食消化速度更慢,有效避免了餐後血糖陡升。

日本人流行「六七分飽」的飲食哲學,既減少了消化負擔,也避免肥胖。數據顯示,日本成年人口肥胖率長期低於4.3%(2020年世衛組織數據),大大低於歐美許多國家。

2、「健康飲食」的精髓還體現在「低鹽、原味」。

很早以前,日本政府就推動全民「減鹽」,如今日本人均每日食鹽攝入量已降至7克以下(推薦上限6克),加工程度高的油炸、腌制食品在日常很少見。
1/5
下一頁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幸山輪 • 170次觀看
幸山輪 • 480次觀看
花伊風 • 120次觀看
幸山輪 • 120次觀看
幸山輪 • 190次觀看
喬峰傳 • 70次觀看
花伊風 • 30次觀看
孔瑞東 • 20次觀看
幸山輪 • 170次觀看
幸山輪 • 70次觀看
幸山輪 • 60次觀看
呂純弘 • 240次觀看
游啊游 • 20次觀看
喬峰傳 • 180次觀看
幸山輪 • 60次觀看
幸山輪 • 40次觀看
幸山輪 • 140次觀看
幸山輪 • 0次觀看
幸山輪 • 30次觀看
幸山輪 • 30次觀看
幸山輪 • 20次觀看
花伊風 • 5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