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呢?
「你真是你爸的好女兒啊,要不是我發現那張借款協議,我都不知道要被你們父女倆糊弄到什麼時候!
「你是真心疼你爸的錢呀,作為你媽,你不能厚此薄彼啊,你給你爸寫 20% 的借條,那你也得給我寫個吧。
「不過,你現在沒在家,你也沒法給我按手印,所以沒辦法了,只能先給你 30% 了,不夠的話,你自己想辦法吧。」
她沒給我再說話的機會,說完就立馬掛斷了,我連著再打過去幾次,都被她拒接。
銀行前車來人往,嘈雜的車流聲里,我清晰地聽見心底有什麼東西破碎的聲音。
我在校門口一直坐到太陽下山,翻遍通訊錄,不知道能找誰借。
正當我猶豫著點開網絡借貸平台時,微信里突然收到媽媽轉來的 750 塊錢。
【我這人就是太善良,所以對你和你爸總是一讓再讓,再怎麼說你都是我肚子裡掉下來的肉,我再怎麼狠心,也沒辦法看你吃苦,這是我要負擔的那一半生活費,我本可以只給你 30% 的,想想算了,我做不到那麼狠,這下應該夠你交學費了,生活費就省著點吧。】
6
看著這短短几行字,我笑得淚流滿面。
她說狠不下心,卻又處處狠心。
她說看不了我吃苦,卻又處處都在讓我吃苦。
我趕在學校註冊處下班前交了學費住宿費 5200,還剩下 460 塊錢。
我得靠這 460 塊錢撐過一個月,可這根本不可能。
買完生活必需品後,只剩下不到 400 塊。
開學就是軍訓,我省吃儉用,10 天花了 200 不到。
離下一個月還有 18 天,而且還不一定能按時拿到生活費,看著兜里餘下的 200,掙錢的事迫在眉睫。
所幸第一學期的課程安排很輕鬆,周一到周五一共只安排了 11 次課,甚至有三個半天都是空閒的,這為我提供了絕佳的兼職條件ţú⁼。
於是,當大家都在忙著結識新朋友、拓展社交圈的時候,我在到處打聽哪裡有靠譜的兼職路子。
當大家開開心心地輾轉於各個社團招新、體驗新鮮生活的時候,我埋頭泡在各種兼職群里。
不錯過任何一條招人信息,不錯過任何一個能賺錢的機會。
當大家因為下午沒課,一個午覺睡到四五點的時候,我已經在市中心的廣場站了五六個小時,發完了厚厚一疊傳單。
我早出晚歸,只要時間排得開,做完一份工,立刻趕下一份。
說不累是假的,每天回到宿舍腿都是酸的。
但每一筆兼職收入到帳的時候,儘管不算多,但都無法忽略那種從頭灌到腳的踏實感。
我不用再為下一個月是否能按時拿到生活費而焦慮。
也不用再發愁:萬一爸媽又像以前那樣互相較勁、拖好久都不給錢,我該怎麼開口去要。
這種能把錢攥在自己手裡的感覺,真的會上癮。
一邊要兼顧好學業,一邊要兼顧生存,我累並快樂著。
而這種日子或許將一直持續。
到了第二個月,果不其然,超過了一星期,依舊沒有等來爸媽轉來的生活費。
盯著空空的銀行卡,我想,再問一次吧。
7
我先撥通了爸爸的電話,電話響了好久才被接起,隱約聽到他的一聲咒罵「操!虧死了!」
緊接著他語氣極其不耐煩地開口問我:
「什麼事?快說。」
我頓了頓,輕聲開口:
「爸,這個月生活費還沒給我打。」
那邊安靜會兒,似才驚覺有這回事:「哦,這個啊,你先問你媽要吧,我這月工資還沒發呢,得緩幾天。」
沒發工資總有存款吧,我進一步爭取,言辭懇切:
「你可以先把借我的那 20% 轉了嗎?你那 30% 可以緩緩,不然我沒錢吃飯了,爸爸。」
但並沒有什麼用,他還生起氣來,音量一下子暴漲:
「我都說了沒發工資沒發工資,我哪來的錢給你啊,你媽不是有錢嗎,你先問她要,就這樣!忙著呢!」
嘟嘟,電話當即傳來盲音。
我長呼出一口氣,又給媽媽撥去電話,她拒接了。
幾分鐘後微信發來消息:【在開會,什麼事?】
【媽,這個月生活費還沒給我轉。】
又是好一陣等待後,她問:【你爸轉了嗎?】
【還沒。】
【呵,回回要錢就知道先找我,你咋不先問你爸啊,果然還是跟你爸好些。】
我趕緊回過去:【不是的,我已經問過爸爸了,他說還沒發工資,要再等幾天。】
【媽媽,你先給我轉吧,我沒錢吃飯了。】
【呵!我信他?他就是生怕自己先轉了吃虧,回回都這樣,我不管,你去問他要,等他轉了你再來問我!】
【就這樣,開會忙著。】
聊天框安靜下來。
即便已經提前預料到會很不順利,卻沒想過他們竟然能做到這麼絕情。
如果是以前,高中離家近,沒錢了我還能跑回家蹭飯。
可現在我獨自一人在外地上大學,他們有沒有想過,不給我生活費的話,我吃什么喝什麼。
很多時候我在想,是不是我的出生打破了他們和諧的 AA 制生活。
媽媽覺得在生育我這件事上有更大程度的犧牲,但在家țųₐ庭開支上,卻還要承擔跟爸爸一樣的份額,她覺得不公平了。
爸爸不能體會媽媽生孩子帶孩子的辛苦,他會說哪個女人不生孩子,這個家庭所有的開支,我一如既往承擔我那份了,我一點問題都沒有。
兩人日復一日的較勁,而我是他們的戰場。
他們每次鬥爭過後,不管誰輸誰贏,最後滿Ṭŭ̀⁾目瘡痍的只是我。
8
我自嘲般笑笑,收起手機。
與其等著他們給錢,靠自己掙明顯更靠譜。
雖然現在才大一剛開學一個多月,離大二還那麼久,但依現在的情況,我不禁又焦慮起大二的學費來。
儘管兼職一直沒停,但比較零散,錢不算多,只能說餓不著。
還要攢學費的話,勢必得找個長久穩定點的兼職。
幸運的是,很快通過學姐介紹,找到一份奶茶店的工作。
每天晚上 6 點-10 點,周六日可全天,一個月大概能掙 2000 塊,大大緩解了我的焦慮。
這天正在應付客人的點單,突然身前出現一道輕快得有些耳熟的聲音:「咦?是你呀。」
我抬頭一看,原來是同宿舍的女孩,江燕。
雖然同宿舍住了一個多月了,其實我跟她們都不算很熟。
軍訓的時候,我整天為口袋裡的錢發愁,基本上很少跟大家交流,可能大家覺得我內向吧,久而久之就很少跟我搭話了。
軍訓完後,我仍舊在為口袋裡的錢發愁,每天早出晚歸,卡著點回宿舍就是為了睡覺,而每天上完課趕著去兼職,基本也沒時間跟大家交流。
所以儘管都做同學好一段時間了,實際上還挺陌生。
我對江燕禮貌地點點頭:「需要喝什麼嗎?」
江燕想了下,點了兩杯。
結果她走之後沒幾分鐘又跑回來,將其中一杯奶茶遞給我。
「秦菲,這杯本來是幫我朋友點的,但是她現在又說不想喝了,那給你喝吧。」
眼前的女孩撲閃著大眼睛,微笑地看著我,見我半天沒伸手,又朝我身前遞了遞。
「快拿著啊,幫幫我的忙,我一個人可喝不了兩杯,扔掉又太浪費啦。」
我沉默地接過,輕聲說了謝謝。
不知道為什麼,我有一種感覺,她好像是故意這樣說的。
但這只是我忙碌的大學生活中很小的一個插曲,我並沒有放在心上多久。
我想,這大概就是一個生活比我好的同學,突然發現我過得沒她好,一時好意而已。
只不過我沒想到,這份好意後來延續了那麼久。
9
有了奶茶店這份穩定的兼職後,我放棄掉部分零碎的兼職,將更多空餘時間放在學習上。
我既要掙生活費,還得攢學費,如果光靠課餘做兼職,還是有點難的。
我唯一能想到的除了兼職之外還能拿到的一筆數目不小的錢,是國家獎學金。
拿到手的話,那麼下一年的學費就完全可以解決了。
就這樣忙忙碌碌中,時間一下子就到了第一學期期末。
而這三個多月時間,爸媽一直沒給我打過生活費,我也再沒問他們要過。
這段時間,爸爸沒過問過我一次。
媽媽倒是在微信里給我發過三次消息。
第一次是那次問生活費後又過了半個月,她問我:【你問你爸要生活費了嗎?】
我沒有回。
後來她又發過兩次消息,但我看到的時候已經被撤回了,我也不知道她說了什麼。
而就在期末考的那天早上,時隔三個多月,意外的,媽媽竟打來了電話。
我猶豫片刻,還是接了。
但語氣很冷淡:「什麼事?」
電話那頭似乎被噎了下,隱約聽見深呼吸的聲音,我以為她要發火,但她開口的時候,語氣卻出奇的溫柔。
「菲菲呀,起床了嗎?吃早飯了嗎?吃的什麼呀?媽媽忙了好長一段時間,這閒下來才發現你都多久沒跟我聯繫了,你這孩子,怎麼連個電話都不給媽媽打。」
我一度懷疑電話那頭的人不是我媽,不然怎麼會這麼關心我。
而且很有一番明知故問的嫌疑。
想想我這幾個月過的日子,我真沒心情跟她扮演溫情母女。
「你有事就快說,我還要考試。」
媽媽尷尬地笑幾聲,又說:「也沒什麼事,就是我看見咱們小區有些上大學的都放假回來了,你什麼時候放假呀?」
說到這,她停頓幾秒,然後小心翼翼地問:「回家的車票要多少錢呀?買了嗎?」
一張車票要花 300 多,一來一回將近 700,有這 700,都夠我下學期大半個月的生活費了,我真捨不得。
電話那頭還在等待我的回答。
但凡她不是問我,而是自己上網看看票價,直接給我把車票錢轉過來,我想我至少還願意多跟她說幾句。
而現在,真是一點應付的興致都沒有。
「我馬上要考試,掛了。」
10
期末考試結束,同學們紛紛離校。
我跟學校申請了留校,又找了份餐廳服務員的工作,包吃不包住,但離學校不遠,還挺好。
每天晚上忙到 11 點回學校,常常累得倒頭就睡。
這期間,媽媽又打來過幾次電話,都是在我工作的時間,我沒空接,都沒搭理。
直到離春節還有兩天的時候,破天荒接到了好幾個親戚打來的電話。
都在跟我說我媽生病了,我這個做女兒的怎麼還不趕緊回家看看我媽。
我其實是不信的,但或許私心裡是想證實什麼,好讓自己徹底心死,我仍舊趕在春節那天傍晚回到了家。
走進家門,一眼看到爸爸坐在沙發上,看手機看得入迷,我進屋都走到客廳了,他都沒有察覺。
而所謂生病的媽媽,跟我想的一樣,人看起來好好的。
餐桌上已經擺上了年夜飯,她端著一盤菜從廚房走出來,看見我驚了驚。
當即放下盤子,走過來好似十分開心的樣子拉住我。
「菲菲回來了啊!唉,我還以為你不回來了呢,這大過年的,就該團團圓圓的。」
她將我拉到餐桌前坐下,特意將一盤餃子挪到我面前。
「來來來,看看媽特意給你包的餃子,我就想著萬一你回來呢,韭菜豬肉餡的,你最喜歡的。」
看著眼前這盤餃子,我分明都還沒吃,胃裡似乎就已經燒得厲害。
我不喜歡吃韭菜,是她喜歡吃。
初中有一段時間,爸媽因為家庭 AA 制的問題吵過一次,然後媽媽罷工不做家務,兩人早上很早就出門,下班都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家。
我每天早飯和晚飯只能吃冰箱裡,媽媽先前為她自己準備的韭菜餡餃子。
我沒有其他選擇,因為他倆相互較勁,拖拖拉拉才給我的錢,剛剛夠我在學校吃午餐而已。
連續一個星期,每天早上、晚上都是韭菜餡餃子,我好厭惡,但我不吃又不行,因為我餓。
那一個星期胃裡都是灼燒的感覺,記憶猶新。
然而,這痛苦的經歷卻成了媽媽認定我偏愛韭菜的理由。
我忍下心底逐漸往上蔓延的噁心,抬頭迎向媽媽的視線。
「你不是生病了嗎?什麼病?」
媽媽愣了下,似乎才想起這回事,掩飾般笑起來:「沒事沒事,就前幾天甲流了,頭暈腦脹的,在床上躺了幾天。」
她討好似的,見我一直沒動筷,乾脆自己夾起一個餃子往我嘴邊遞來。
「你咋還不吃呢,來,嘗嘗媽的手藝進步沒有。」
餃子離近了,韭菜味直衝鼻腔,我一個沒忍住,乾嘔一聲。
手也跟著反應,直接將餃子打掉了。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
媽媽刻意維持的慈母形象一下子就裂開了。
她把筷子一摔,氣得聲音都在抖。
「秦菲,你到底想怎樣?!
「我知道你在氣什麼,你不就是生氣我沒給你生活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