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後,為何唐朝還能硬撐144年?靠的是這三位狠人

2025-10-13     花峰婉     反饋
3/3
他先拿西川節度使劉辟開刀。永貞元年(805年),劉辟趁順宗、憲宗權力交接,割據西川,還請求兼領三川,憲宗果斷拒絕,派高崇文領兵入川。唐軍幾個月就平定劉辟,把他押到長安處死。這一戰震懾了藩鎮,給憲宗後續削藩打了基礎。

最經典的是平定淮西之戰(814-817年)。淮西節度使吳少陽死後,他兒子吳元濟秘不發喪,自己管事,對抗朝廷。憲宗力排眾議,堅持討伐。最後大將李愬在元和十二年(817年)雪夜進入蔡州,活捉吳元濟,平定淮西。這一戰創造了古代戰爭史上奇襲制勝的經典例子,也打破了藩鎮不可制服的神話。

淮西平定後,成德節度使王承宗、幽州節度使劉總先後歸附朝廷,河朔三鎮暫時聽朝廷的,唐朝出現元和中興的局面。但河朔三鎮的歸附是暫時的,憲宗死後(820年),河朔三鎮又叛亂了,藩鎮割據問題沒徹底解決。不過憲宗還是暫時重塑了中央權威,給唐朝延續了幾十年的穩定。

看看這三位狠人,雖然身份不一樣,但有個共同點:都懂得審時度勢,有韌性。郭子儀忍辱負重,用威望化解危機;李泌深謀遠慮,用戰略穩定大局;唐憲宗意志堅定,用武力重塑權威。就是這種韌性,讓唐朝在遭重創後慢慢恢復元氣。

唐朝這一百四十四年,雖然沒有貞觀、開元的盛世那麼輝煌,但有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大中之治三次小陽春。

所以說,別小看困境中續命者的作用。開創基業確實風光,在風雨飄搖中維持局面更難。開創者靠的是魄力和機遇,續命者靠的是智慧和韌性,這兩者同樣重要。
呂純弘 • 68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3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