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科舉史上唯一文武雙狀元,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一提到古代科舉,人們的第一印象就是讀書人考取功名,一步一步鄉試、會試、殿試,最終金榜題名。
其實這麼想還是片面了,畢竟朝廷里不只需要文官,也得有武將,本著全方位人才發展的理念,古代的科舉考試不僅有文科舉,還有武科舉。
1992年周星馳主演的電影《武狀元蘇乞兒》,雖然是喜劇,也一定程度上讓大眾了解到了武科舉的流程和含金量。劇中的蘇燦是一個養尊處優的富二代,平日吊兒郎當,卻將考中武狀元做為人生目標。
蘇燦為了考中武狀元,不但平日勤奮練功,還不得不跟黑考官與對手明爭暗鬥,比考文狀元還要兇險百倍。畢竟紙筆考試最多就落榜回家,可刀劍不長眼,一個不小心,很可能受重傷甚至丟了性命。
1300年一出的文武全才
從隋朝大業元年開始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廢止,科舉考試存續了1300年。
一般來說,文科舉和武科舉是分開進行的,參加的考生家庭背景和個人經歷也完全不同。常說窮文富武,去參加文科舉大多寒門學子,希望通過知識改變命運;報名武科舉的一般都是世家子弟,家境殷實,只為上陣殺敵,實現人生抱負。
但泱泱中華還真不缺少奇才,在1300年的科舉歷史上,還真出了這麼一位身兼「文武狀元」的大神。不得不用郭德綱的名句贊他一句: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