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史書刪除的建文帝朱允炆,是如何「重見天日」的?

2025-09-19     花峰婉     反饋
1/3
被史書刪除的建文帝朱允炆,是如何「重見天日」的?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南京,明故宮遺址的荒草里,突然立起一塊新碑。碑上「建文皇帝陵」五個字,讓路過的老人們愣住了——這個名字,他們只在祖輩的私下念叨里聽過,在官府的史書里,這位明朝第二任皇帝仿佛從未存在過。

為什麼一個正經登基的皇帝,會被從歷史裡除名?又為何要等到三百年後,才被悄悄恢復名分?這背後,藏著一場持續了幾代人的「正統之爭」,而起點,正是建文四年(1402年)那場燒紅了南京夜空的大火。

朱棣為何非要「抹去」這個侄子?

要講清朱允炆的「冤」,得先說說他的帝位本就來得名正言順。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臨終前攥著朱允炆的手,把皇位穩穩交給他。這位皇太孫是朱元璋長子朱標的兒子,按「嫡長子繼承制」,既是「嫡」又是「長」,連朱元璋的其他兒子(包括朱棣)都挑不出法理漏洞。登基後,朱允炆改元「建文」,減免賦稅、裁汰冗員,甚至試圖限制藩王權力——這些舉措雖觸動了叔叔們的利益,卻符合「守成君主」的常規操作。

但朱棣不這麼看。這位鎮守北平的燕王,本就對侄子當皇帝心存不滿,建文元年(1399年),他以「清君側」為名起兵,史稱「靖難之役」。三年後攻入南京,皇宮大火中,朱允炆失蹤,朱棣踩著侄子的帝位登基,成了永樂帝。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189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6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