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開始經常召見他商議國事,一些重要的政務也會聽取他的意見。
雖然皇帝沒有明確表露立儲之意,但朝臣們都能看出永琪在乾隆心中的分量日益加重。
乾隆三十年,永琪被冊封為和碩榮親王。
永琪的親王之封非同尋常。
在清代皇室制度中,皇子通常要等到一定年紀或死後才得封親王,生前獲封者鳳毛麟角。
這充分說明在乾隆心中,永琪或許已經具備了繼承大統的資格。
永琪不僅才華出眾,更難得的是他深諳為子為臣之道。
他對待兄弟友善,對待臣下寬厚,在朝中享有良好聲譽。
這些品質都讓乾隆越發確信,這個兒子不僅有能力繼承大統,更能成為一個仁德的君主。
就在一切看似水到渠成之時,命運卻給永琪和乾隆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就在受封親王后不久,永琪開始感到腿部不適,最初以為是騎射所致的普通傷痛,卻不知這竟是悲劇的開始。
一位本可繼承大統的皇子,即將面對的是命運的急轉直下。
早逝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