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令人驚訝的是,隨著勘探範圍的擴大,他們發現這不僅僅是一處孤立的墓穴,而是一個規模宏大的墓葬群。
整個墓群占地約一萬多平方米,呈中軸線對稱布局,顯然出自皇家手筆。
墓葬群背靠連綿山嶺,前方有月河故道痕跡,符合清代皇室陵寢「背山面水」的風水理念。
當地一位老人回憶起祖輩相傳的說法,稱這一帶被老百姓叫做「太子陵」,據說葬著乾隆皇帝的幾位皇子。
但這個傳說始終沒有得到證實,久而久之就成了鄉野閒談。
如今這個突然現世的墓群,似乎說明當年的故事並不是空穴來風。
考古工作很快全面展開。
隨著探方一層層揭開,墓群的整體格局逐漸清晰。
三座主要墓穴呈「品」字形分布,中間一座尤其宏偉,雖然地表建築早已不復存在,但殘存的漢白玉柱礎、琉璃瓦碎片以及精美的石雕殘件,無不訴說著昔日的輝煌。
最讓專家們振奮的是,墓穴的地宮保存極為完好,這意味著墓室內的文物很可能還保持著下葬時的原始狀態,這對清代皇室葬制研究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在接下來的清理工作中,考古隊員從墓穴中發現了大量帶有銘文的建材和器物。
其中一塊殘碑上刻有「乾隆」字樣,明確了墓葬的建造年代。
更重要的發現來自地宮入口處的一塊界碑,上面清晰地刻著「榮親王園寢」。
榮親王不是別人,正是乾隆皇帝的第五子,愛新覺羅·永琪。
與此同時,另外兩座墓穴的身份也得以確認,分別是乾隆皇長子永璜和三子永璋的安息之地。
一座陵園同時安葬三位皇子,這在整個清代陵寢中都是極為罕見的。
而接下來,每一件出土的文物,每一處建築的細節,都在默默講述著那段被時光掩埋的歷史。
這些發現,也將永遠改變我們對這位傳奇皇子的認知。
永琪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