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明白如話,看似只是信手拈來,細讀卻能發現杜牧精心結撰、運思刻入,詞微而婉、意隱而深。
傳說唐玄宗為了表達對楊貴妃的寵愛,專門安排了七百多人給她做衣服,因她愛吃荔枝便下令開闢了從嶺南到京城長安的幾千里貢道,以便荔枝能及時地用快馬快速運到長安。
杜牧沒有花費筆墨去描繪那些奢靡華麗的場景,只是記詠了一件玄宗君妃生活的尋常小事,實則卻是以小見大,即事諷刺,寓深刻的歷史教訓於典型事例之中。
宋代詩人謝枋得在註解時,稱其諷刺「明皇致遠物以悅婦人,窮人之力,絕人之命,有所不顧,如之何不亡!」
據後人考證,楊貴妃吃到的荔枝,應該不是蘇軾所描述的「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嶺南荔枝,而是四川出產的荔枝。
因此開闢從嶺南到長安的貢道恐怕也多有誇張。儘管如此,杜牧創作的這首詩托諷不露、餘味曲包,卻無疑是唐代詠史絕句中的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