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位於長安城南,右側有東繡嶺,左側有西繡嶺。
開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在嶺上廣種林木花卉,並修建了富麗輝煌的行宮。
行宮初名溫泉宮,「天寶六年改為華清宮,又造長生殿,名為集靈台,以祀神也」。
在這座行宮中,唐玄宗曾多次帶著貴妃楊玉環尋歡作樂,輕歌曼舞,宴樂達旦。
他在內奢靡成風、沉溺酒色,對外不斷發動戰爭,最終導致從天寶十四年開始、一直持續了八年的安史之亂,一度不得不放棄國度長安南逃。
安史之亂後,大唐國力從極盛轉向衰弱,而華清宮作為凝聚了無數悲歡興衰的名勝,也成了無數後人的反思和詠嘆。
杜牧正是路過驪山腳下,遙望山頂的宮殿,才寫下了這組詩——是的,總共有三首,而最知名、也最為大眾所知的是第一首。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在長安郊外回頭遠望驪山,宛如一堆堆錦繡,山頂上的宮殿壯麗,重重深門依次打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恍惚間似乎看到了一騎飛馳而來,激起了滾滾煙塵,也討得了貴妃歡心一笑,卻無人知道那是南方送了荔枝鮮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