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片從家國、理想寫到眼前的離別,寫出了自己的忠心不改。
「堪笑一葉漂零,重來淮水,正涼風新發。」
可笑你我如今如落葉凋零,沿著江水再次漂泊到秦淮河畔,正值涼風吹來,尤感淒寒。
「重來淮水」對應了文天祥首次被羈押此地的往事,也對應了鄧剡詞中「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里」的回憶。
故事發生在宋德祐二年(1276),臨安被圍時,南宋朝廷任命文天祥為右丞相兼樞密使,前往元營同主帥伯顏談判。
在元營中,文天祥義正詞嚴地抗爭、拒絕在投降問題上合作,便將其他人放回,獨獨將文天祥押留元營。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南宋朝廷便重新派了使團、上了降表,不久後宋帝親率文武百官到祥曦殿「望闕拜伏」,正式宣布投降元朝。
然而,一直被羈押的文天祥,在伯顏花樣百出的招降誘惑中,絲毫沒有動搖內心的意志。
反而在被迫登船北行時,與同行的杜滸、余元慶等人,設計收買了元軍管船之人得以僥倖逃脫。
在回歸南朝時,他們在淮水之間和敵騎數次相遇,歷經千辛萬苦才回到真州。
這次,又抵達金陵一帶,故稱「重來淮水」。
兩次相比,「鏡里朱顏都變盡,只有丹心難滅。」
鏡中人曾經青春的臉龐早已不在,兩鬢已生出了斑斑白髮,然而我們一片赤誠鮮紅的愛國之心,卻永遠不會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