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在過去7年誕生了7支不同的總冠軍球隊,但是這7支球隊,基本上在兩年內就很快解體,失去競爭力,19年小卡奪冠後直接離開,20年湖人泡泡園區奪冠後拆隊,21年雄鹿奪冠後戰績直線下滑,22年庫里最後的輝煌,帶隊奪冠後勇士一團亂麻,年輕球員一個接一個離開,如今還剩下三位快要退役的老將,看不到任何希望。簡單來說,第二土豪線的壓力,保證了NBA百家爭鳴的整體業態,沒有永遠的常勝將軍,上賽季凱爾特人奪冠,本賽季立刻拆隊,也是很好的證明。而雷霆在今年夏天奪冠後,立刻大肆封賞。
亞歷山大4年2.85億+傑威5年2.89億+霍姆格倫5年2.5億,三巨頭最多還能維持兩個賽季,這是極限了。實際上NBA最近幾年呈現出兩個極端,要麼全力爭冠,要麼徹底擺爛,雷霆奪冠就是後者,當天賦積累到一定程度後,水到渠成。但也有一些球隊,明明地基已經是爛到朽木不可雕的程度,卻強行打造空中樓閣。從紙面實力來看,確實有競爭力,但卻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將球隊老大逼入絕境,他們就是雄鹿。整個休賽期,最忙碌的就是雄鹿隊,各種簽約交易和買斷,但這麼做的後果,或許真要逼走球隊老大字母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