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熬夜會使褪黑素的分泌減少。褪黑素不僅對調節睡眠有重要作用,還具有抗氧化和抗腫瘤的特性。
它可以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和擴散,當褪黑素水平降低時,癌細胞的生長可能會失去控制。
此外,熬夜還會導致皮質醇等應激激素的分泌增加,長期處於這種應激狀態可能會促進癌細胞的生長和轉移。
(三)不同人群的熬夜風險
不同年齡段和性別的人群,熬夜對癌症風險的影響也有所不同。
對於年輕人來說,長期熬夜可能會增加患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統癌症的風險。
這是因為年輕人的身體處於快速生長和發育階段,細胞分裂和代謝活躍,熬夜對免疫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干擾更容易引發細胞的異常變化。
中年人由於身體機能逐漸衰退,熬夜可能會增加患肺癌、肝癌、胃癌等常見癌症的風險。
特別是對於那些有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飲食不健康的人群,熬夜會進一步加重身體的負擔,加速癌症的發生和發展。
對於女性來說,熬夜對乳腺癌的發生風險影響較大。
研究發現,長期熬夜的女性,其乳腺癌的發病率顯著高於正常作息的女性。
這可能與熬夜導致的內分泌失調,特別是雌激素水平的紊亂有關。
如何科學調整作息,降低癌症風險
(一)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
為了降低熬夜帶來的健康風險,首先要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並嚴格遵守。
建議每天晚上10點半至11點之前入睡,保證7到8小時的充足睡眠時間。
早晨在固定的時間起床,形成規律的睡眠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