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性知己,關係親密的「證據」

2024-10-31     溫澤峰     反饋
1/3
常聽人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人們總在強調知己的好處,殊不知凡事有利必有弊,有知己是件幸事,但有些知己的存在,卻不見得是件好事。

如同朋友阿南的婚姻,就是被自己的知己「毀」了的。

阿南結婚後,還和自己的一位異性知己長期聊天,兩個人會在晚上煲電話粥,會約著一起去外地旅遊。

直到一次,知己因為離婚哭成淚人,阿南不自覺挽住了對方的肩膀。

也是這一次,阿南的妻子提了離婚,阿南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然而這段婚姻已經沒有了挽回的可能。

冷靜想想,阿南其實早已經和知己越過了該有的尺度,兩個人的關係太過親密,知己身份便成了對彼此生活的破壞。

生活中,多少人也是如此。

可能在不知道的情況中,自己已經和異性關係太過親密,而以下這些表現,其實就是異性知己關係親密的「證據」,一旦發現,該早避免。

01. 頻繁陪伴

越長大越覺得,讓人容易深陷的,除了愛之外,還包括習慣。

習慣有一個人,也會讓感情變質。

尤其是在兩個人每天都要聊天,動不動就要見面,有新鮮事想和對方分享,有煩惱想和對方傾訴時,對方會成為自己戒不掉的「癮」。

想起佛教的一句俗語:「佛陀不三俗空桑」。

苦行僧在修行的過程中,不會在同一顆樹下休息超過三天,因為長期在一個地方待著時,適應了環境,產生了眷戀之情,離開才會變得困難。

那些處著處著便太過親密的異性知己,其實就是因為長期陪伴,這才養成了有對方的習慣,以至於無法離開。

就像一個習慣了洗澡後再睡覺的人,一旦某天無法洗澡,會覺得自己難以入眠。

所以,一旦兩個異性知己,習慣了有對方陪伴,無論做何事都喜歡叫上對方時,這其實已經是關係親密的「證據」。

倘若能離開,不至於時時相伴;倘若時時相伴,大多無法分開。
1/3
下一頁
溫澤峰 • 396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徐程瀅 • 14K次觀看
徐程瀅 • 42K次觀看
徐程瀅 • 16K次觀看
徐程瀅 • 22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7K次觀看
徐程瀅 • 14K次觀看
徐程瀅 • 8K次觀看
徐程瀅 • 30K次觀看
喬峰傳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溫澤峰 • 18K次觀看
溫澤峰 • 6K次觀看
溫澤峰 • 7K次觀看
溫澤峰 • 8K次觀看
溫澤峰 • 11K次觀看
溫澤峰 • 18K次觀看
尚娥媛 • 37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