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傳曉,更夫"前世今生"
事實上,要論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報時員",當屬活蹦亂跳的大公雞們。
據史料記載,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一群叫做"雞人"的特殊群體。
他們精心調養大量家雞,通過辨析雞鳴聲來判斷時間。
不僅帝王將相要靠雞鳴參加重大活動,就連百姓們也要聽雞起床覓食。
《史記》甚至記錄了這麼一則趣聞:
孟嘗君逃難至函谷關,因關卡只有雞叫時才開啟,
他不得已讓懂雞語的朋友模仿雞叫,才得以順利"潛逃"。
這個小故事也反映出先秦時期,雞鳴報曉在上至達官顯貴,下至黎民百姓中的重要地位。
不過到了漢朝,隨著更夫的出現,這群"雞人"也就漸漸淡出了歷史舞台。
起初,更夫還屬於官府系統中的重要角色。
他們多立於高台、鼓樓之上,用擂鼓聲音昭告天下。
不過隨著科技的進步,像日晷、漏壺等計時工具相繼出現,
更夫們也就從"金字塔尖"走到了街頭巷尾,成了地地道道的"打工人"。
到了宋朝,更夫制度進一步完善。
每個更夫都要隨身攜帶銅鑼、梆子作為打更工具,再輔以香燭、漏壺來精確計時。
為保證報時準確,更夫往往結伴而行——一人坐鎮高台鳴鼓,另一人則沿街巡邏,彼此照應。
五更天,打更人的"繁重差事"
更夫的工作看似簡單,實則需要面面俱到。
從七點鐘的一更,到次日五點鐘的五更,這十個小時里更夫片刻不得休息,
每隔兩小時就要沿街敲更報時一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但是,打更的內容絕不是敲敲打打、喊喊時辰那麼簡單。
除了"咚咚咚"的節奏不同,更夫每次報時的內容也要針對不同時段及時調整。
最常見的當屬"天乾物燥,小心火燭"。
中國古代城鎮遍布木質房屋,萬一失火,後果不堪設想。
因此到了更夫巡邏時,常提醒百姓注意防火。
到了二更,則會高喊"關門關窗,防偷防盜"。
此時百姓早已入夢,一旦有人趁虛而入,少不了遭殃。
更夫的敲打聲如同定時警示,提醒主人當心防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