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玲情史:「三人行」驚世駭俗,82歲臨終仍向小13歲的丈夫索吻

2025-11-23     花峰婉     反饋
5/8
丁玲與胡也頻

06

1928年年底,丁玲與胡也頻歷經情感波折後,終於嫁給了他。

次年,隨著兒子胡小頻的誕生,這位叛逆女作家的心似乎安定了不少。

然而,命運總是出其不意——

1931年2月7日,胡也頻等「左聯」五烈士被國民黨當局槍殺,年僅29歲!

丈夫去世後,丁玲把兒子送給湖南老家,交給母親撫養。

然後,她回到了上海,以筆為劍,寫出了《從夜晚到天亮》《一天》等小說。

這時,她的小說不再沉溺於兒女情長,而是以革命者的視角審視時代風雲。

當時,丁玲渴望奔赴亡夫胡也頻所嚮往的紅色蘇區。

但是,經馮雪峰的勸說,她接受組織安排繼續留在上海,編輯《北斗》。

主編《北斗》期間,丁玲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她走上了革命道路。

彼時,馮雪峰重返上海,與丁玲一起工作。

兩人朝夕相處,不免舊情復燃。

丁玲對馮雪峰傾吐衷腸:

「你是愛我的,你不必賴,你沒有從我這裡跑開過一次。然而你,你沒有勇氣和熱情,你沒有來,沒有在我要你的時候來……」

而馮雪峰也一副被丁玲俘虜的樣子:

「完了,什麼都完了,名譽呀,地位呀,都完了。」

好在最終,理智戰勝了衝動。

面對義烏家中的妻女,馮雪峰選擇了責任;

丁玲也展現出令人敬佩的清醒:

「我不願意因為自己是個女人,用愛情去擾亂別人的工作。」

這段刻骨銘心的感情,就此畫上了句點。

07

為了讓丁玲早點放下自己,馮雪峰給丁玲介紹了一個對象,叫馮達。

馮達比丁玲小4歲,他才華平平,但對丁玲非常好,這跟胡也頻很像。

因此,丁玲很快接受了馮達。

「我這時對於戀愛實在心灰意懶,我需要一個愛人,一個像也頻那樣的愛人,但又不想在生活中平添許多麻煩,在這種境況下,馮達就成為一個可以接受的、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1931年11月,丁玲和馮達同居。

兩年後,兩人突然被特務抓起來,軟禁在南京。

在漫長的軟禁歲月里,丁玲生下了馮達的女兒蔣祖慧。

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這位倔強的女作家始終堅守氣節,拒絕為國民黨撰寫任何文章。

而令她心寒的是,馮達竟背棄初心,開始為國民黨翻譯外文資料。

1936年9月,在黨的營救下,丁玲終於逃離魔窟,輾轉抵達革命聖地延安。

在這裡,她迎來了人生的新篇章——

擔任蘇區第一個文藝團體「中國文藝協會」的主任。

命運在1937年一個普通的演出日再次轉折,舞台上一個叫陳明的年輕演員吸引了她的目光。

「這個小伙子表演好,颱風好,很會表現人物,這樣的人才,在延安並不多見。」

這個比她小13歲的年輕人,將成為她情感上最後的歸宿。
呂純弘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17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41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6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36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