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亡國之君,為何南唐李煜投降3年就被殺,南宋趙㬎卻熬了47年

2025-11-04     花峰婉     反饋
2/3
公元961年,在趙匡胤建立大宋王朝的第二年,後唐的皇帝李璟去世,24歲的李煜正式登上南唐的皇帝之位。

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李煜就這麼登上皇位了,那我們再來看看南宋的趙㬎是怎麼當上皇帝的。

與李煜艱難曲折的皇位之路相比,趙㬎的皇帝之路走的簡直不要太輕鬆。

公元1270年,趙㬎出生於南宋的都城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他的父親是南宋的第六任皇帝趙禥。趙㬎出生時,他們祖上傳下來的大宋王朝已經歷經了310年,只不過傳到他父親宋度宗趙禥這裡時,只剩下了江南的半壁江山。而即便只剩江南半壁江山的南宋,到趙㬎出生時,也傳了143年。

趙㬎是宋度宗趙禥和全皇后的長子,趙㬎一生下來就坐實了嫡長子的身份,如果趙㬎不半路夭折,將來的太子之位和皇位都是他的。

然而,就在趙㬎四歲那年,他的父親宋度宗趙禥卻突然駕崩了。因此,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趙㬎還沒來得及長大,就當上了南宋王朝的皇帝。

那麼,李煜和趙㬎在當上皇帝之後,他們又是怎麼淪為亡國之君的呢?

囚徒之路

公元961年,李煜在當上南唐皇帝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已經幾乎統一北方的大宋進貢,讓剛剛建立的大宋不要打他。而後李煜又開始在長江沿岸編練水軍,以防北方宋朝的進攻。而剛剛建立大宋王朝趙匡胤,由於根基還不太穩,便也派出使者和南唐互相往來。

這種南唐和大宋友好往來的情況一直從李煜繼位的公元961年持續到公元971年,也就是說李煜在當上南唐皇帝後,和大宋的趙匡胤一直保持了10年的友好關係。

但是,在這10年時間裡,趙匡胤和他的大宋王朝可沒閒著。趙匡胤先是在公元967年出兵滅掉盤踞湖南、湖北的南平國,而後又在公元965年滅掉了四川的後蜀國;再之後又在公元971年滅掉了盤踞兩廣之地的南漢政權。

南漢滅亡之後,整個江南地區就剩下李煜的南唐和江浙的吳越國沒有被趙匡胤的大宋平定。

那麼,趙匡胤消滅南平,後蜀,南漢政權的這10年里,李煜在幹什麼呢?

由於李煜崇尚佛教,在趙匡胤平定南平,後蜀,南漢的這10年間,李煜在南唐境內廣建佛寺,普渡僧尼,在這10年間浪費了大量的錢財和民力,把南唐搞的民不聊生。

當南漢被趙匡胤滅掉後,鑽研了10年佛學的李煜一下子就慌了。於是他一邊在長江沿線秘密部署重軍防禦大宋,一邊主動去帝號,向趙匡胤稱臣,改稱自己為江南國主。

但是,李煜的臣服並沒有延緩趙匡胤統一天下的腳步。

公元974年,宋太祖趙匡胤下詔,讓李煜來汴京(開封)朝拜,李煜擔心自己會一去不回,便以生病為由託辭不去。

趙匡胤見李煜不奉詔,便讓大將曹彬帶軍從長江沿線水陸並進攻打南唐。然而,就在南唐軍隊和宋軍鏖戰長江的時候,江浙地區的吳越國卻突然突襲了南唐軍隊的後方,導致南唐軍隊一敗塗地,

公元975年十二月,在宋軍和吳越軍隊的聯合攻擊下,南唐的都城金陵(南京)被攻陷,38歲的李煜出城投降,成為了亡國之君。

公元976年,李煜被押往宋朝的都城汴京,由於他前兩年拒不奉詔入京,因此被宋太祖趙匡胤封為違命侯。

而這,便是李煜從南唐的皇帝變成大宋囚徒的過程。那麼,南宋的趙㬎,又是怎麼從南宋的皇帝變成大元朝的囚徒的呢?

和李煜相比,趙㬎從皇帝變成囚徒的路更簡單。

公元1270年,在趙㬎出生的那一年,北方建立元朝的蒙古人已經打穿歐亞大陸,並且在趙㬎出生的那一年,元朝的軍隊已經包圍南宋的西大門襄陽三年之久了。

但是面對這種情況下,趙㬎的老爹宋度宗趙禥卻不管。

公元1273年,在趙㬎3歲那年,元軍攻破了襄陽,打開了南宋的西大門。

公元1274年,在趙㬎4歲那年,元軍從襄陽一路南下,從漢江打進了長江。就在這個時候,趙㬎的父親宋度宗趙禥去世了。

就這樣,4歲的趙㬎在元軍大軍壓境之際,稀里糊塗的當上了皇帝。

公元1276年二月,元朝的20萬大軍包圍了南宋的都城臨安(杭州),6歲的趙㬎在祖母謝道清和母親全太后的攙扶下,向城外的元軍投降。

由此,6歲的趙㬎,在還不知道江山社稷為何物的年紀,就稀里糊塗的成為了亡國之君。

如果說南唐的滅亡,李煜要負很大一部分責任的話,那南宋的滅亡,趙㬎則是沒有一點責任,因為6歲的趙㬎從未獲得作為一個帝王的歡愉,卻要承擔亡國之君的屈辱。

公元1276年三月,在南宋滅亡一個月後,趙㬎被元軍送往元大都(北京),和當年的李煜一樣,成為了階下之囚。

那麼,李煜和趙㬎在成為階下之囚後,他們所過的生活又有什麼區別呢?

放不下的江山

公元976年十一月,在將李煜封為違命侯半年之後,大宋的開國雄主趙匡胤便駕崩了。

趙匡胤駕崩之後,他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大宋的皇位,是為宋太宗。

但這時的李煜卻不知道,趙光義和趙匡胤並不一樣。趙匡胤大度,趙光義陰險。

公元977年春,宋太祖趙匡胤剛剛去世不久,李煜就寫下了一首懷念南唐的詞《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做煙蘿,幾曾識干戈?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而後在暮春時節,李煜又寫下了《相見歡——林花謝了春紅》:「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呂純弘 • 115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