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積極準備出差事宜,同時暗中布局。
我去電子城買了微型錄音筆和針孔攝像頭,小心翼翼地藏進行李。
外派前一周,以「方便聯繫」為由,我在張明遠手機里安裝了遠程監控軟體。
以「備份資料」為名,將婆婆手機通訊錄同步到雲端。
所有的行動都在他們眼皮底下進行,卻被當作是出差前的正常準備。
離出發還有三天,周婷帶來了重磅消息:「查到了!張曉雯是你婆婆的侄女,但更近一步說——」
她深吸一口氣:「實際上是你丈夫的表妹,他舅舅的私生女。
你婆婆一直在暗中資助她,最近還在幫她辦出國。
」
我怔在原地。
所以那些錢,不僅是為了控制我們,更是為了養活丈夫的親戚?
「還有更糟的。
」周婷不忍地說,「我朋友在出入境管理處,說張曉雯的簽證申請材料里,經濟擔保人寫的是張明遠。
」
我的手腳冰涼。
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是這個家庭的外人?
他們才是一家人?
出發前一晚,張明遠罕見地主動親熱。
我強忍厭惡配合著,心裡明白這是婆婆的授意——「安撫」好我,免得節外生枝。
第二天清晨,婆婆親自來送我,塞給我一袋水果:「在外注意身體,別擔心家裡。
」
我微笑著接過,在袋底摸到一個硬塊——悄悄取出一看,竟是竊聽器!
好一招反監控。
我假裝不知,將水果袋拎在手上:「謝謝媽,我走了。
」
在機場洗手間,我將竊聽器衝進馬桶。
看來,這場博弈比想像中更加複雜。
飛機起飛時,我看著逐漸變小的城市,握緊了口袋中的錄音筆。
狩獵,開始了。
第四章 異地調查
海市的項目很緊張,我每天工作到很晚。
但這給了我完美的藉口——「太忙了,沒空視頻」。
實際上,我利用一切空閒時間追蹤張明遠和婆婆的動向。
通過監控軟體,我發現張明遠幾乎每天都會聯繫婆婆,且通話時間多在深夜。
由於無法監聽內容,我只能記錄下通話頻率。
一周後,周婷帶來了新消息:婆婆頻繁出入某高端小區,疑似為張曉雯購置房產。
「房產證名字是誰?」我最關心這個問題。
「還沒查到,但有一次交物業費是張明遠簽的字。
」
我的心沉了下去。
所以,我們的「購房基金」,實際上是在為張曉雯買房?
第二天,我藉口「諮詢理財」,聯繫了之前的講座講師。
得知我的情況後,他善意提醒:「如果能夠證明對方惡意轉移夫妻共同財產,可以主張權利。
」
但首先,我需要證據。
機會很快來了。
婆婆的生日臨近,張明遠在電話里提及要買禮物。
我主動說:「我在這邊看到一款很好的玉鐲,買給媽做生日禮物吧。
」
張明遠果然拒絕:「別亂花錢!媽不喜歡戴首飾。
」
我掛斷電話,立即預訂了回家的機票——當然,沒有告訴任何人。
婆婆生日那天,我悄悄回到本市。
在周婷的幫助下,我潛伏在婆婆常去的酒樓附近。
下午六點,張明遠攜婆婆出現,令人震驚的是,張曉雯也在場,三人狀似親密一家人。
我壓下心中的刺痛,悄悄跟進,在隔壁包間落座。
牆壁隔音效果不好,能清晰聽到對面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