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權威桌球雜誌《卓球王國》2025年12月刊罕見地以一位中國選手的發球動作為封面,並推出專題特輯,從多個角度深入解析「何為好發球」,該刊特邀了丹羽孝希、吉鳥希、水谷隼、平野早矢香、倉島洋介等日本乒壇名將及教練,共同探討發球技術的奧秘;在眾多專家中,一位特殊的華裔名將的分析尤為引人注目,他就是前中國國家隊球員、漢城奧運會男雙金牌得主韋晴光(現已改為日本名:偉關晴光),作為曾在兩國乒壇都取得卓越成就的運動員,他的專業解析揭示了孫穎莎發球技術的精妙之處,卻也無意中暴露了日本選手面對這一技術時的無奈
韋晴光這個名字,對於老一輩中國桌球迷而言承載著一段輝煌記憶,出生於1962年廣西南寧的他,職業生涯堪稱傳奇,1988年漢城奧運會,韋晴光與陳龍燦合作奪得桌球男雙冠軍,為中國桌球贏得了首枚奧運金牌,這位在23歲才入選國家隊的「大器晚成」者,憑藉頑強的毅力贏得了奧運冠軍的榮耀;1990年北京亞運會後,韋晴光從中國國家隊退役,並於1991年前往日本打球,1997年,他加入日本國籍,改名「偉關晴光」,此後不僅代表日本出戰雪梨奧運會,還擔任過日本桌球隊教練,如今,這位有著中日兩國乒壇豐富經驗的老將,以其獨特的雙重視角,為我們解析了孫穎莎發球的奧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