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大」的昏君,因為此人,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國徹底走向覆滅

2025-10-13     花峰婉     反饋
1/3
唐朝「最大」的昏君,因為此人,世界第一的大唐帝國徹底走向覆滅

《——【·前言·】——》

說起唐朝的皇帝,大家都會想到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或者唐玄宗前期的「開元盛世」。

唐朝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疆域遼闊,文化繁榮,萬國來朝。可就是這樣一個盛極一時的王朝,卻在一個人手裡徹底走向了衰落。

這個人就是唐德宗李適,一個本想中興大唐卻把帝國推向深淵的皇帝。他到底做了什麼,讓強盛的唐朝從此一蹶不振?

從貴公子到流亡者

李適出生在唐朝的黃金時代,作為皇室子弟,本該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可命運給他開了個殘酷的玩笑。

公元755年,他才14歲,「安史之亂」就爆發了。這場持續了八年的大亂,徹底改變了這個少年的人生軌跡。

安祿山起兵反唐,叛軍勢如破竹,很快就攻陷了洛陽,直逼長安。

唐玄宗帶著楊貴妃和一幫王公貴族匆忙逃亡蜀地,李適也在這支狼狽的隊伍中。

從繁華的長安到荒涼的蜀道,從錦衣玉食到風餐露宿,這種巨大的反差深深震撼了年少的李適。

更讓他痛心的是沿途看到的民生疾苦。戰亂讓百姓流離失所,餓殍遍野,曾經富庶的關中大地變成了人間煉獄。

這些景象深深印在了李適的腦海里,也在他心中產生一個信念——要讓大唐重新強盛起來,要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八年的流亡生活磨礪了李適的意志,也讓他對國家的責任感越來越強烈。

他看到了戰爭的殘酷,看到了政治的複雜,看到了民心的重要。這些經歷塑造了他後來的執政理念,也為他日後的悲劇埋下伏筆。

雄心勃勃的新君主

公元779年,38歲的李適終於登上了皇位,成為「唐德宗」。

此時的唐朝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強盛的帝國了,「安史之亂」雖然平定,但留下的「爛攤子」讓人頭疼不已。

藩鎮割據嚴重,中央權威下降,財政困難,民生凋敝。面對這樣的局面,李適沒有退縮,他決心要重振大唐雄風。

李適剛即位就頒布了一系列改革詔令,表明了他要勵精圖治的決心。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8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3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