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肝茶」危害有多大?別以為只和口感有關
很多人誤解,認為茶葉即使發霉,只要看不到明顯異味或綠色斑點,就「無大礙」。但事實上,黃曲黴素的分布難以肉眼發現,初期只能在微觀層面檢測出來。
權威實驗數據顯示,「被黃麴黴毒素污染的茶葉,其含量哪怕在每千克幾十微克,也已具致癌危險」。長期飲用,一方面明顯增加肝臟代謝負擔,加速肝細胞變性死亡;另一方面,黃曲黴素的累積易造成DNA損傷和細胞突變,成為肝癌、胃癌、膽道癌等罕見癌症的「溫床」。
醫學報告還指出,茶客自飲或家庭聚會時,許多人出於「節儉」「惜物」「習慣喝老茶」的心理,很容易忽視茶葉保質期與儲存環境。實際上超過保質期、潮濕、高溫或不通風存放的茶葉,中招幾率極高。不僅如此,部分市面上的「散茶拼配」「無標識包裝茶」,同樣暗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