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段時間老覺得胃裡堵得慌、反酸燒心,是不是又犯胃炎了?」在內科門診,一位52歲的大哥撓著頭小聲問道,臉上寫滿了不安。現在越來越多人查出胃炎,尤其是中老年人群體,幾乎成了「標配病」。
很多人一開始只是飯後脹、偶爾反酸,甚至完全沒什麼症狀,直到體檢發現胃黏膜早已出現炎性改變,有的甚至已經進展為萎縮性胃炎。
但問題的關鍵是,胃炎從哪裡來?又該怎麼預防?醫生反覆提醒我們,有4類常見食物,已經被鎖定為主要誘因,必須提高警惕。
首先是高鹽飲食,這是傷胃的「隱形殺手」。鹽雖然是烹飪中不可或缺的調味品,但過量攝入對胃的破壞性極強。
研究發現,高鹽飲食會直接破壞胃黏膜屏障,讓它變得更加脆弱,容易受到胃酸、消化酶的侵蝕。
而且高鹽環境也會促進幽門螺桿菌的繁殖,這是一種已被確認為1類致癌物的細菌,長期感染會導致慢性胃炎,甚至演變為胃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