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認知失衡:為何「百萬」在當下竟成「小錢」?
當今社會,一種頗為怪誕的財富心態正在悄然蔓延:一些人自己連幾萬元的積蓄都捉襟見肘,卻堅信區區一百萬存款算不得什麼,甚至將身家過千萬才視為真正的「富裕家庭」。這種認知偏差,尤其在年輕群體中尤為突出。探究其成因,我們發現,是多重社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認知扭曲。
首先,虛假繁榮的「炫富」信息,製造了錯覺的溫床。
網絡空間充斥著光怪陸離的財富展示:或是豪車名邸的奢華景象,或是動輒數百萬的股票帳戶截圖。在如此海量信息轟炸下,即便是囊中羞澀的旁觀者,也會輕易得出結論:社會上「有錢人」如此之多,區區百萬,自然不值一提。然而,殘酷的統計數據卻揭示了真相:目前,國內儲蓄能達到五十萬元的家庭比例僅占區區0.37%,而存款能穩坐一百萬以上的家庭,更是如同鳳毛麟角,少之又少。
其次,混淆了「固定資產」與「流動現金」的本質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