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無字碑。圖源:圖蟲創意
五代十國:亂世的寶藏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五代十國(907—960),是中國古代又一個分裂割據的時代。五代,指的是唐朝滅亡後,中原地區相繼出現了五個政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與五代同一時期,巴蜀、江南、嶺南、河東等地又出現了十餘個割據政權,統稱為十國。
五代十國時,城頭變幻大王旗,湧現了大大小小50多位帝王,因此,這一時期的帝王陵寢分布廣泛。
在中國考古學界,五代十國帝陵是獨樹一幟的存在。目前,考古工作強調「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原則,不會主動發掘帝陵,只有事先發現了破壞、盜掘等現象,才會進行「搶救性發掘」。
所以,已發掘地宮的帝陵很少,但,五代十國的陵墓占了其中的多座,比如前蜀王建永陵、南唐二陵、後蜀孟知祥和陵、南漢二陵等,都是經過考古發掘的帝陵。這些陵墓為研究中國古代帝陵文化提供了寶貴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