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不做四個檢查,得了癌症都不知道,四個部位花再多錢都要檢查

2025-10-01     幸山輪     反饋
1/4
阿姨今年55歲,平時身體一向硬朗,飲食作息也很規律。上個月體檢時,因為「最近有點累」,她選擇了常規項目。幾天後,體檢報告顯示一切正常。然而沒想到,半個月後她因為肚子痛加重去了醫院,最終被診斷出晚期肝癌。她家人一句話久久縈繞在醫生耳邊,「我們每年都按時報體檢,怎麼還是沒能早一些發現?」

這樣的案例並不少見。不少中老年朋友總覺得,「每年花幾百塊做個體檢,放心就好」。但現實卻是:有些癌症的早期信號極其隱蔽,普通套餐根本查不出來。只有鎖定體檢中某些特定的關鍵部位,才能有機會捕捉癌症的蛛絲馬跡。

你真以為「身體沒症狀=健康」嗎?你忽視的這四項檢查,或許正是保持健康的分水嶺。尤其是第四項,很多人捨不得花錢,等出問題就真的後悔莫及——究竟是哪四個部位,真的值得你再多花點時間和金錢去查一查?

忽略這些關鍵體檢,癌症風險或悄然逼近

絕大多數癌症,早期都「藏」得很深,等有明顯症狀時,往往已經進入難以逆轉的階段。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數據表明,2023年我國新發癌症患者高達470萬,約73%的人被發現時已進入中晚期。

普通體檢項目如血常規、肝腎功能,大多只能排查基礎疾病,無法發現深層隱患。尤其很多癌症早期信號不典型、體重下降僅1-2公斤、忽略性的消化不良等,都很容易被人當成「小毛病」。

權威指南以及多位臨床腫瘤專家研究指出,有四個關鍵部位,最容易成為癌症早期的「溫床」:肝臟、肺部、胃腸道、以及女性乳腺/男性前列腺。對這些部位的篩查,如果僅憑體檢套餐中有限的常規項目,很容易漏查。

譬如肝癌早期95%的病例無明顯疼痛症狀,僅靠肝功能和B超遠遠不夠。而結直腸癌、胃癌等,很多時候症狀隱匿,要靠專項內鏡檢查才易早發現。做飯煙霧、遺傳家族史、環境暴露等高危因素,也值得警惕。
1/4
下一頁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幸山輪 • 170次觀看
幸山輪 • 480次觀看
花伊風 • 120次觀看
幸山輪 • 120次觀看
幸山輪 • 190次觀看
喬峰傳 • 70次觀看
花伊風 • 30次觀看
孔瑞東 • 20次觀看
幸山輪 • 170次觀看
幸山輪 • 70次觀看
幸山輪 • 60次觀看
呂純弘 • 240次觀看
游啊游 • 20次觀看
喬峰傳 • 180次觀看
幸山輪 • 60次觀看
幸山輪 • 40次觀看
幸山輪 • 140次觀看
幸山輪 • 0次觀看
幸山輪 • 30次觀看
幸山輪 • 30次觀看
幸山輪 • 20次觀看
花伊風 • 5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