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最牛的地方割據勢力,傳承29世,割據724年
——《前言》——
一個家族,在中國西南角落裡稱王稱霸了724年,29代傳承,歷經唐、宋、元、明四個朝代。
當中原王朝一次次更迭時,這個家族卻始終屹立不倒。
直到明朝動用24萬大軍,血戰114天,才將這個"土皇帝"王朝徹底摧毀。
——《壹》——
山中稱王的開始
公元876年,大唐帝國已經奄奄一息,南詔叛軍占據播州,朝廷束手無策,就在這時,一個叫楊端的四川軍官站了出來。
史書記載,楊端"率軍擊敗占據播州的南詔"。
但真相遠比這簡單的一句話複雜得多,楊端不是什麼忠臣良將,他是個精明的投機者,當時的播州,位於今天的貴州遵義一帶。
這裡山高林密,易守難攻,更重要的是,這裡遠離長安,朝廷鞭長莫及。
楊端看準了這個機會,他沒有把播州交還給朝廷,而是據險立寨,自立為王,唐朝政府能怎麼辦?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給他一個"播州侯"的名頭。
反正大唐自己都快完蛋了,管不了那麼多。
楊端死後,他的兒子楊牧南繼承了父親的位置,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最長久的世襲王朝的開始,別小看這個"繼承",在中國古代,能夠世代傳承地方政權的家族少之又少。
為什麼楊氏能做到?第一,地理優勢。
播州四面環山,"飛鳥藤猿不能逾",想要攻打這裡,必須付出巨大代價。
第二,民族政策,楊氏統治的不僅是漢人,還有大量苗族、仡佬族等少數民族,他們採用懷柔政策,讓各族人民安居樂業。
第三,軍事實力,播州軍隊戰鬥力極強,歷代中央政府都不敢輕易招惹。
到了後周時期,楊保才正式獲得播州刺史的官方認可,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中央政府正式承認了楊氏在播州的統治地位。
公元965年,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宋朝。
新朝新氣象,宋朝是否會容忍播州楊氏的存在?楊實,楊氏第三代統治者,做出了一個聰明的選擇,他主動"獻土"歸附宋朝,但這個"獻土"是假的。
宋朝拿到的只是名義上的主權,實際控制權依然在楊氏手中。
宋朝皇帝也不傻,他們知道真相,但宋朝選擇了妥協,為什麼?因為征服播州的成本太高,得不償失,與其花費巨資去打一場不一定贏的戰爭,不如讓楊氏繼續統治。
只要他們名義上承認宋朝即可,這就是中國古代政治的現實主義。
——《貳》——
與中原王朝的博弈遊戲
1033年,一件奇事發生了,楊充廣,楊家將楊延昭的兒子,路過播州,播州楊氏族人熱情接待,雙方一番攀談,竟然發現"同宗同源"。
這是巧合嗎?當然不是,這是播州楊氏精心策劃的一場政治聯姻。
楊家將在北宋聲名顯赫,如果能攀上這層關係,播州楊氏的政治地位將大大提升,於是,楊昭收楊充廣的兒子楊貴遷為養子。
從此,播州楊氏成了"楊家將的後人"。
這一招太高明了,誰敢動楊家將的後人?北宋朝廷對播州楊氏更加客氣了,1235年,蒙古大軍南下,宋朝危在旦夕,這時候,播州楊氏做出了一個令人意外的決定。
楊價率領5000播州精兵,千里馳援四川,與蒙古軍血戰。
為什麼播州楊氏要為宋朝賣命?第一,唇亡齒寒,如果宋朝滅亡,蒙古人下一個目標可能就是播州,第二,政治投資,在宋朝最困難的時候施以援手,可以獲得更大的政治回報。
第三,軍事考慮,播州軍隊需要在實戰中鍛鍊,抗蒙戰爭是最好的練兵場。
楊價的選擇是正確的,播州軍在抗蒙戰爭中表現出色,多次擊敗蒙古軍隊,這不僅提升了播州的軍事聲譽,也為日後與元朝的談判增加了籌碼。
1278年,南宋滅亡,楊邦憲面臨一個艱難的選擇:是繼續抵抗,還是投降元朝?
楊邦憲選擇了投降,這個選擇挽救了播州楊氏,元朝對投降的楊氏非常優待,不僅保留了他們的統治地位,還擴大了他們的管轄範圍。
元朝時期,播州楊氏的領土達到了歷史頂峰。
管轄範圍包括今天的遵義市全境、黔南州北部以及凱里市西北部,面積達5萬平方公里,這比許多歐洲國家都要大,更重要的是,元朝給了楊氏很大的自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