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中國女排的第一年國際賽事已經結束,共計17場比賽收穫12勝5負。由於趙勇摒棄了中生代球員,選擇了一波年輕球員主打,且這波球員在世聯賽上展現出了良好的精神面貌,所以大家對她倆的期望值頗高,但在年終考試—世錦賽上卻意外折戟。
那麼,中國女排為何高開低走呢?教練組難辭其咎。這批隊員不是世青賽冠軍,就是世少賽、亞少冠軍,可謂是起點頗高,能夠在青少年比賽中站上最高領獎台,也說明她們潛力無限,但這樣一批好苗子卻越打越平庸,甚至有些球員被荒廢。
比如二傳張籽萱在世聯賽登場時讓人眼前一亮,和副攻的配合、後三的穿插運用都相當合理,結果到了世錦賽直接變成了「四號位狂魔」,兩個主攻的進攻占比越來越大,副攻的進攻占比越來越低。又或者莊宇珊、吳夢潔突然從靈活多變、打吊結合的一流攻手變成了只會發力蠻扣、一條斜線打到底的三流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