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朝開始,西域丟了1000年,為啥還能回到中國?
新疆這片廣袤的土地,古時候叫西域,
在兩千年前,張騫帶著漢武帝的期望,
踏上通往西域的路,開啟了絲綢之路的輝煌。
但是這片土地,卻在千年之前的一場叛亂後,
和中國斷了聯繫。
直到千年以後,這片土地才再次回歸中國的懷抱,
而它能夠回來的原因,足以讓每個愛國的人流下眼淚。
兩千多年前,漢武帝雄才大略,琢磨怎麼對付北方的匈奴。
為了摸清地形,他派使者頂著風沙,
穿越戈壁,去找大月氏結盟。
雖然最後聯盟沒談成,但他卻意外走通了西域的路。
一些分布在綠洲的小國,無意間串聯了起來,
打通了中原到中亞的商路。
我國的特產開始不斷往西運,
當地的特產也開始往東來,絲綢之路就這麼熱鬧起來。
後來中國在當地設了都護府,
還開始駐兵,這裡也正式歸入版圖。
這片土地就這樣過了一千多年,
直到唐朝的時候,
唐太宗把西域的疆土擴展到了巔峰,
唐軍最遠打到跟波斯邊境挨著。
可好景不長,後來的安史之亂,直接把這個大王朝給拖垮了。
當時連長安都快守不住了,哪還有心思管西域?
於是外部勢力就趁機切斷了河西走廊,
這條靠祁連山雪水養活的補給線一斷,
西域的綠洲城邦沒了糧食和援兵,漸漸失守。
到最後唐軍徹底撤出,西域跟中原的線,就這麼斷了。
從那以後,中原大陸就陷入了漫長的內亂,
宋朝雖然經濟發達,市井熱鬧,
可軍事上總被周邊民族壓著打,
他們的精力全放在東北防線,西域自然顧不上。
元朝的時候,當地雖然短暫歸入蒙古版圖,
但帝國分裂後,元朝的控制有名無實。
到了明朝,朝廷乾脆縮回了內地,
只是設了幾個衛所,象徵性地管管,
西域徹底成了外族的地盤。
即便如此,那裡的綠洲還在運轉,
可沒有中原的影子,西域就像個孤兒,
游牧民族和外來勢力輪番插手,留下的只有歷史的嘆息。
清朝的出現,像是給那裡點亮了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