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真實的唐朝,到底有多開放?有些事現代人都不敢接受
好多人覺得,古代社會特別是對女人,那規矩可嚴了。女人要遵守「三從四德」,未出嫁的女子只能待在閨房裡,跟陌生男子說句話都得臉紅半天。
但實際上,古代中國可不是一直保守到底的。要是穿越回唐朝,你準會大吃一驚,他們的開放程度,簡直能刷新你對古代社會的認知。
提起大唐,大家都知道是盛世,版圖遼闊、文化燦爛。可很多人不知道,唐朝還有個特別之處,那就是女性地位高,社會風氣那叫一個自由奔放。
鼎盛時期的長安、洛陽,滿大街都是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據說當時外國人口能占到5%。西邊來的胡人帶著他們的開放思想,跟中原文化一碰撞,愣是讓唐朝長出了不一樣的「氣質」。
武則天當女皇時,更是給這股開放風添了把火。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一登基,等於給天下女人豎了根大旗。
那時的女子,可不是只能做女紅。有錢人家的小姐能進私塾讀書,跟著先生念《詩經》《論語》;愛動的姑娘去打馬球,騎在馬上揮桿,比男人還颯;厲害點的直接入朝當官,像上官婉兒,妥妥的「巾幗宰相」,在朝堂上指點江山。
要說唐朝女性最讓人眼前一亮的,還得是穿衣打扮。用三個字概括:薄、透、露。唐朝的姑娘可不興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她們喜歡穿低胸的短上衣,領口開得大大方方,露出精緻的脖頸和鎖骨。
外頭再披一層輕薄的紗衣,走路時紗裙隨風飄動,裡頭的衣物若隱若現,既性感又不失優雅。難怪詩人會寫「粉胸半掩疑晴雪」,這畫面想想就覺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