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洗澡,從來都是身不由己

2025-10-21     花峰婉     反饋
2/5
那普通女性呢?

要是住在城裡、家裡條件還行,或許能跟上這個節奏。

但農村女性得下地幹活,還得操持家務,燒熱水又費柴,可能就得更久才洗一次。

到了唐代,情況就不一樣了。

唐朝國力強,經濟發達,連長安城的供水系統都比以前完善,貴族女性洗澡頻率直接提上去了。

咱們都知道楊貴妃有華清池,其實不光她,長安城裡的達官貴人家裡大多有專門的浴室。

有的還會用香料煮水,叫「香湯浴」,《唐六典》里就提到宮廷里有專門管「沐浴事宜」的官職。

普通市民女性也沾了光,那會兒城裡有公共澡堂的雛形,雖然不像現在這麼方便,但至少不用天天自己費勁燒熱水,幾天洗一次是常事。

不過要是到了偏遠地區,還是得看水資源,缺水的地方照樣難辦。

可到了宋代,情況又有點「反轉」。

表面上看,宋代市民文化發達,都城開封、臨安都有專門的澡堂子,叫「香水行」,還提供搓背、賣沐浴用品的服務,但這主要是給男性的。

程朱理學興起後,對女性的禮教束縛變嚴了,認為女性不能隨意暴露身體,就算去公共澡堂也不合適,所以普通女性大多還是在家洗。

加上宋代後期經常有戰亂,物資緊張,燒柴成本高,普通女性洗澡頻率又降了,十幾天才洗一回。

明清時期就更複雜了。明代前期還好,可到了中後期,北方經常鬧乾旱。

《明實錄》里就有「北方諸省大旱,民皆節水度日」的記載,這種時候別說洗澡,喝水都得省著用,女性可能超過一個月才洗一次。

放到現在都臭了。

清代更講究「禮教規矩」,尤其是大家閨秀,洗澡不僅要避開家裡男丁。

連伺候的丫鬟都得是心腹,流程還特別繁瑣,從燒熱水到準備衣物得折騰大半天,所以除非有特殊場合,一般也不會頻繁洗。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啥有的朝代能經常洗,有的卻不行?
呂純弘 • 91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