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滅亡的真正暗線:一場被史書藏了2700年的權力暗戰!

2025-10-14     花峰婉     反饋
3/3
而仲山甫的諫言,代表的是貴族諸侯們的意志。

這一次,一向聽話的宣王,選擇了拒絕。

他非要查,這就徹底越界了。

所以,《國語》才把西周的滅亡,直接歸因於這次「拒諫」。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意見不合,而是王權對貴族集團發起的挑戰。

西周滅亡的本質原因

宣王死後,他的兒子幽王繼位。

此時,周王室的權力虛弱到了極致。

幽王想廢長立幼,背後由他寵妃褒姒的母國褒國支持。

原來的太子宜臼,直接跑去找自己的舅家申國求助。

結果,申侯聯合繒國和犬戎,直接攻破鎬京,殺幽王於驪山之下。

貴族諸侯已經到了可以隨意廢立天子,甚至聯合外敵攻殺天子的地步!

西周,就此滅亡。

後來的東周,天子徹更是徹底成了諸侯的橡皮圖章,開啟了春秋戰國的混戰時代。

這一切的起點,都可以追溯到那場失敗的「料民」。

宣王想通過控制人口來加強集權,卻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團的致命反撲。

這劇本,是不是很眼熟?

後來晉國的國君想加強集權,被幾家大貴族聯手做掉,最終三家分晉。

歷朝歷代的改革,商鞅、王安石、張居正...

哪一個不是動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變法無不驚心動魄。

事實證明只要人性對權力和利益的貪婪不變,中央與地方、君主與豪強的博弈就永遠不會停止。

史書上講的就是歷史嗎?

司馬遷在寫《史記》時,很可能已經看不懂《國語》里的那套邏輯了。

在他所處的漢武時代,強化集權、鹽鐵專賣、打擊豪強是主流。

他無法理解為什麼調查人口,會被認為是亡國之兆。

所以,在《史記》中他乾脆刪掉了仲山甫那套「鬼話」,只保留了事件本身。

他留給我們的,是一個巨大的思考空間。

史書中,有太多年代、人名、事件,這些只是史海中的冰山一角。

王立群先生在一次訪談中說道,我們只能根據史書上的記載講述歷史,這是第二歷史,第一歷史是無法還原的。

讀史過程中,當你學會去觀察、推理時,歷史就會變得無比迷人。

你會看到權力的博弈,人性的掙扎,決策的無奈與果決……

讀史真正的收穫,不在於記住了多少故事,而在於練就了一雙能看透故事背後利益與邏輯的眼睛。

這雙眼睛,不僅能看過去,也能看現在,更能看未來。
呂純弘 • 7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3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