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禧十個子女的真實樣貌,三個女兒亭亭玉立,後代皆不從政

2025-10-13     花峰婉     反饋
4/4
四子白先忠考入與西點軍校齊名的美國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原本最有希望繼承父業,卻因父親在台灣的政治處境,轉而攻讀工程博士。

五子白先勇成為知名作家、崑曲傳播者;六子白先剛和七子白先敬都投身商界,大女兒和二女兒嫁給華僑,三女兒終身未嫁。

上面的這張照片是白崇禧和三女兒白先明,這是白先明出國前的合影,此時白先明小姐才17歲,亭亭玉立,秀外慧中,雖然身材有些微胖,但是面容還是很清秀的。

身為將門之後,白先勇卻以文學聞名,年輕時,他覺得和父親仿佛來自兩個世界,長大後,父親身上的遺傳基因才逐漸顯現。

他從父親身上學到最多的,是如何在逆境中自處,他們家人都有一股犟脾氣,有著廣西人的蠻勁,決不放棄。

白先勇想做的事大多都成功了,儘管過程充滿困難,他想成為好作家,如願以償;他想在大陸推廣崑曲,排演《牡丹亭》,堅持8年,克服重重難關,演出達到200場;如今,他為父親白崇禧寫傳記,也基本完成。

白崇禧晚年生活並不平靜,卻沒有因此懷憂喪志、一蹶不振,在逆境中,他始終保持著凜然的尊嚴。

他沒有給孩子們留下錢財或政治資本,卻用自身在逆境中的堅韌與尊嚴,為孩子們樹立了精神榜樣,這便是他留給孩子們最寶貴的財富。

這種精神財富,讓子女們在各自的人生道路上,無論遭遇何種困境,都能堅強面對,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走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馬佩璋為白崇禧生育了十個孩子,既要操持兩邊家族的大小事務,又隨丈夫歷經諸多顛沛流離,到了晚年,身體狀況不佳。

她生性淡泊,對丈夫的事業從不插手干預,在大陸時,她就不喜歡社交應酬;到了台灣,對政治場合的虛情假意更是厭煩,除了每年一次宋美齡的宴請,其他活動一概不參加。

1962年,馬佩璋病情惡化,在醫院住了整整六個月後,還是不幸離世,她的離去,給白崇禧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他整個人顯得茫然無措。

醫生為他量血壓時,數值一下子飆升到200多,此後幾年,白崇禧的臉上總是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愁容與落寞。

兒子白先敬後來回憶,母親馬佩璋是開刀後在床上去世的,當宣布母親死亡時,白崇禧血壓瞬間飆升到近兩百。

當時白崇禧坐在那裡,強忍著悲痛,白先敬看在眼裡,痛在心裡,白崇禧這一輩子都在硬撐,而馬佩璋過世時,他撐得最為辛苦。

按照回教習俗,馬佩璋去世三天後就下葬了,之後還有走墳的儀式,即每天都要去墓前祭拜,這一儀式持續四十九天,白崇禧一天都沒有缺席。

這份對妻子深深的愛與不舍,令人動容。
呂純弘 • 68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滿素荷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33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