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在這種背景下,馬龍被視為一個潛在的教練人選。其優勢在於,他與孫穎莎同屬以正手為核心的打法體系。馬龍被譽為「戰術大師」,職業生涯中憑藉其出色的正手發球搶攻體系,即便在年齡不占優勢的情況下,也能有效遏制以反手強悍著稱的樊振東。支持者們設想,若馬龍能將他的戰術智慧和大賽經驗傳授給孫穎莎,或許能極大地豐富她的戰術庫,特別是在應對王曼昱、陳夢等主要對手時。此外,馬龍作為雙圈大滿貫得主,其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和嚴格的自律精神,也被認為是孫穎莎衝擊頂峰所需的寶貴財富。
然而,反對輕易換帥的聲音也同樣有力。他們認為,孫穎莎與邱貽可合作以來所取得的成就不容忽視——兩個世界盃單打冠軍和兩個世乒賽單打冠軍,以及世界排名長期穩居第一,都證明了這對組合的有效性。更重要的是,兩人之間已經建立了深厚的信任和默契,邱貽可甚至被孫穎莎親切地稱為「第二個爸爸」,這種穩固的師徒情誼和邱貽可「因材施教」的指導方式(例如在比賽中鼓勵孫穎莎更多自主思考),對運動員的長期發展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