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楊存中同為大宋名將,在民間具有極高的威望,若是換做秦檜來當監斬官,恐怕會被百姓群起而攻之,甚至會引起法場大亂,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而楊存中在的話,至少能保證場面的穩定,就算有人替岳飛鳴不平,至少不會把矛頭對準楊存中。
殺雞儆猴
最重要的是,趙構這樣做,其實還有一種「殺雞儆猴」的意味。
楊存中與岳飛都是手握兵權的大將,楊存中甚至還是趙構的貼身侍衛,要是楊存中想反,只會比岳飛更容易。
所以趙構讓楊存中負責行刑,其實也是想給他一個忠告,就算是立下過汗馬功勞,只要沒有向趙構表示忠心,那麼無論有罪沒罪,都會一併處置。
而處死岳飛,其實也是楊存中向趙構表達忠誠的方式。因為岳飛要是在他的眼皮底下被人劫走了,那就說明岳飛和楊存中之間存在交情,楊存中也會小命不保。
所以,無論楊存中有多不忍心殺害岳飛,他都必須將這件事辦好,因為這是他作為大宋官員的責任,也是作為楊家家主的責任。
從大宋王朝最終的命運來看,岳飛真的死得很冤,但是從趙構的心理來說,岳飛卻是必死無疑的。
因為岳飛從組建岳家軍開始,抱著的目的就是將宋徽宗和宋欽宗接回來,可當時朝中已經有了趙構這個皇帝了,一朝三帝的情況還是史無前例的。
倘若二帝真的能夠回來,屆時讓趙構如何自處呢?是把皇位又拱手讓出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