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積蓄的秘密
2018年,我開始暗中調查我們各自的財務狀況。
這聽起來很荒謬,夫妻之間居然要"調查"對方的財務狀況,但是在我們家,這確實是必要的。
四十年的AA制生活,讓我們各自的財務完全獨立。
我知道我自己有多少存款,但是對宋志遠的財務狀況卻一無所知。
偶爾我會好奇,以我們差不多的收入水平,他應該有多少積蓄?
那年年底,我們去銀行辦理一些業務。
在等待的時候,宋志遠接到一個電話,內容好像和投資理財有關。
我聽到他提到了一些數字,但是不太清楚具體情況。
"你在做理財?"我好奇地問。
"嗯,有一些定期存款和理財產品。
"他簡單地回答。
"收益怎麼樣?"
"還不錯。
"
這樣的對話在我們之間很常見,點到即止,從不深入。
我們對彼此的財務狀況都保持著一種禮貌的距離。
但是那天晚上,我開始認真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宋志遠的身體真的出了問題,我需要知道我們家的真實財務狀況。
不是為了占有他的錢,而是為了做好規劃。
我開始留意他的一些財務行為。
比如,我發現他經常收到銀行的簡訊,內容都是關於理財產品的。
我還發現,他的銀行卡比我想像的要多,除了工資卡,還有好幾張其他銀行的卡。
有一次,我趁他洗澡的時候,偷偷看了一眼他放在桌上的手機。
螢幕上顯示著一條銀行簡訊:"您的理財產品已到期,本金加收益共計185萬元已轉入您的帳戶。
"
185萬!我當時就愣住了。
這個數字遠遠超出了我的預期。
按照我們的收入水平,這麼多年的積蓄應該不會有這麼多才對。
難道他在做什麼高風險的投資?
還是他的收入比我想像的要高?
我開始暗中觀察,發現宋志遠的理財行為確實比我活躍得多。
他不僅有定期存款,還購買了很多理財產品,甚至還投資了一些股票和基金。
而我,這些年來一直只是簡單地把錢存在銀行里,偶爾買一些保本的理財產品。
我的存款總數大概是800萬左右,這是我四十年工作和積蓄的結果。
但是宋志遠的財務狀況顯然比我複雜得多,也豐富得多。
這讓我開始懷疑,我們的AA制是不是真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