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媽媽,我們花了很多錢坐飛機過來的,沒有得獎,錢就等於白花了。」她說著哇的一聲哭出來。
我覺得是時候對她進行一下「挫折教育」了。
我開始帶她復盤這次比賽。
我問她:「團團,你覺得為什麼這次比賽沒能進入決賽?」
「因為他們都太快了。」
「為什麼他們那麼快呢?」
團團抬頭看著我:「對呀,媽媽,為什麼他們那麼快呢?」
「團團,你還記得你幼兒園那幾年,參加的平衡車比賽,為什麼每次都能拿獎嗎?」
「因為每天放學,媽媽都陪我去公園練習。」
「是的,因為每天都有練習,所以,團團每次都能拿獎。」
「媽媽,我知道了,因為我這次沒有堅持每天練習……。」團團羞愧的低下了頭。
我蹲下來抱抱她:「是的,不過團團並不是不努力,而是我們花了更多的時間在學習數學上是不是?」
團團大眼睛忽閃忽閃的看著我:「媽媽,那如果每天堅持學習數學,那我的數學也會變好是不是?」
「是的,在什麼事上努力,就會在什麼事情上有收穫。」
「可是媽媽,這次我們沒有拿獎,還浪費了時間……。」
我沒有回答她,而是帶她來到這裡的一家有名的餐廳,點了她最喜歡的蝦球,又給我自己點了一大碗當地特色的燴麵。
當我和團團一起享受美食時,我問團團:「好吃嗎?」
「嗯,太好吃啦!謝謝媽媽!」
「吃完下午我們一起去這裡的不夜城去玩,聽說那裡有很多穿漢服的哥哥姐姐。」
「哇,媽媽,我最喜歡漢服啦。」
我看著團團興奮的小臉,問她:「團團,你還覺得這次來這裡是浪費時間嗎?」
「媽媽,我好開心呀,你說過的,只要開心,就不算浪費時間對不對?」
比賽被淘汰的失落心情,已經在美食美景中,煙消雲散。
我想讓團團明白,
生命的本質,就是場體驗。
比終點更有意義的是沿途的風景。
9
小學階段的課業繁忙。
前世,通過瘋狂補課和提前學,團團的確在一二年級成績領先。
但從三年級開始,團團的成績開始落後。
我也在那一年被公司裁員。
重返職場失敗後,擔心自己被人看不起,於是變本加厲的搞團團的學習。
那時的我非常焦慮,一次深夜給團團輔導作業時情緒失控,突發心梗。
救護車把我送到醫院,我也因此,差點成為小區的新聞人物。
團團就是在那時,確診了抑鬱。
前一世,心理諮詢師曾問過我,是否愛自己的孩子。
我毫不猶豫的給出肯定的回答。
諮詢師又問:「你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嗎?」
我還沒來記得回答,團團就立馬替我答到:「有條件的,媽媽愛的是成績好的我,乖巧聽話得我,能夠讓她感到驕傲的我。」
我想反駁,但是諮詢師告訴我,一切以孩子的感受為標準。
這一世,我認真學習了心理學家羅傑斯的「以人為本的心理治療法」。
羅傑斯的《個人形成論:我的心理治療觀》中提出,無條件積極關注是一切療愈的前提。
即無論你的孩子成績如何、相貌如何、性格如何、品質如何,做父母的都應該無條件的愛孩子。
上一世的我認為,一個孩子只要成績不好,她的未來就註定坎坷。
我在無意識的用別人制定的價值觀和規則,去衡量自己的孩子。
這些規則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我的孩子生活的更好,
而是為了她將來能夠成為更優秀的打工者,
說難聽一點,就是成為能夠創造更多剩餘價值的被剝削者,從而更好地為特定的階級服務。
上一世,我被規則束縛,又拿這些規則去捆綁我的孩子。
這一世,我還是在 39 歲這年被失業,幾次嘗試重返職場,都以「我們只要 35 歲以下的」理由被拒絕,我意識到自己喪失了被剝削的價值,
心灰意冷的我萌生了自己創業的想法。
10
團團陪我坐在書桌前,盤點我有哪些技能可以用在創業中。
人到中年,才發現做了十幾年的社畜,好似真的沒什麼可以拿出手的技能,我有些垂頭喪氣。
團團的小腦袋靠在我的肩膀上:「媽媽,你有很多技能的呀!」
我揉揉她的小炸毛:「媽媽自己怎麼不知道呢?」
「媽媽特別會照顧小動物,老虎撿回來時還沒睜眼呢,媽媽把它照顧到這麼肥這麼大。」
老虎是我家的貓,團團 4 歲時,我們在外面撿來的剛出生的貓崽子。
我和團團用奶瓶,養大了玉米腸那麼大的小貓咪。
「媽媽還很會化妝呢!上次兒童節,媽媽不是還去學校幫同學們化妝了嗎?」
「媽媽還很會開車,我同學說,坐媽媽開的車,一點都不暈車。」
我自己都沒想到,我原來有那麼多「技能」呢!
「媽媽還很會做棒棒雞!上次春遊,媽媽做的棒棒雞,我同學都搶著要吃我的呢!」
對了,棒棒雞!
這是我大學在一家星級酒店實習時,一個越南的廚師教我的。
雞肉切塊,提前腌制好,再用簽子串起來,裹上雞蛋液、芝士、麵包糠等,最後淋上用十幾種香料熬好的醬汁。
簡單易操作,我做了無數次,回回光碟。
我問團團,如果我擺攤在你學校門口賣棒棒雞,你會介意嗎?
「我同學最喜歡媽媽炸的棒棒雞啦!他們肯定高興死啦!」
11
雖然團團說了,她不介意。
但我還是怕被她同學看見會不好意思。
所以,在她放學的時間段,我沒敢把小吃攤擺在她學校門口,而是先推去了學校隔壁的服裝廠附近。
放學時間,團團用電話手錶打來,問我在哪裡。
「媽媽,怎麼不在我們學校門口呢!我帶了我同學過來買呢!」
「好好好,媽媽馬上就過來。」
我推著小吃車往學校門口走,遠遠的就聽到團團沖我大喊:「媽媽,我們在這呢!」
團團身後站著幾個她的同學:「阿姨好!我們是來買棒棒雞的。」
「好好好,阿姨這就給你們炸。」
「阿姨,上次春遊,團團帶了你做的棒棒雞,太好吃啦,我們想念了好久。」
團團聽了他們的話,露出驕傲的神情:「我說了,我媽媽做的棒棒雞天下第一好吃。」
我原來還擔心她會介意有個擺攤賣小吃的媽媽,看來這一世的團團,沒有我想像的那麼敏感脆弱。
孩子們接過去剛出鍋的棒棒雞,就要給我錢。
我連忙拒絕:「阿姨第一天出攤,謝謝你們來捧場,今天就算阿姨請客,你們回去幫阿姨宣傳一下好不好?」
小朋友們看我執意不要,就跟我說:「阿姨,你放心,這麼好吃的棒棒雞,我們回去一定幫您大力宣傳!」
團團每天放學都來給我幫忙,不忙的時候她就支個小桌板在旁邊寫作業邊。
棒棒雞的生意越來越好,有時候做了兩百根,也是幾個小時就賣光。
憑我個人的力量,一天最多能做出三百根,三百根可以賺 600 塊,這已經是我的勞動極限。
想要賺更多,就只能僱人。
於是,我萌生了租房子開店的想法。
12
每天接團團放學的時候,我就開始刻意地留意學校門口的店面,有沒有出租的。
一個多月後,我成功租到了一家門店,「團媽棒棒雞」正式開業。
正當我的棒棒雞的生意如火如荼時,團團遇到了一個棘手難題——校園霸凌。
團團的文具被一個叫高欣茹的女生搶走,手臂上被劃了一道長長的血痕,可把我心疼壞了。
前世,性格懦弱又敏感的團團也曾經跟我說過,在學校有人欺負她。
我當時被某電視台「專家」講的:
「少年經不得順境,中年經不得閒境,晚年經不得逆境。」的觀念洗腦,認為「少年太得志,容易栽跟頭。」
於是,在團團跟我說有人欺負她時,我告訴她:「不好意思,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必須學會自己應對。」
當時的她委屈的掉眼淚,我還罵她沒有一點抗挫折的能力。
今生今世,才明白,
所謂的挫折教育,並不是讓孩子獨自面對挫折,
甚至通過語言暴力或其他手段人為的給孩子製造所謂的挫折。
而是和孩子一起孩子尋找應對挫折的方法,
並在這個過程中,教會孩子如何學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復盤問題,從而避免問題的再次發生。
團團能第一時間告訴我,她面臨的困境,說明她信任我。
我先嘗試與老師溝通,但老師說:
「凡事都是雙面的,你家孩子肯定也有問題。
雖然受欺負了,但是沒有一點責任嗎?
我們不能把責任都推到別人身上,作為家長,你得先反思。
當然了,我們作為學校,也會批評那個孩子的,希望家長可以理解和配合。」
聽了老師一大段的套話,高欣茹媽媽一臉旗開得勝的表情,仿佛在說,就欺負你了怎麼滴吧!
於是,我諮詢了在派出所上班的高中同學,該怎麼樣處理校園暴力。
按照他講的,我直接打了 110 報警,說對方是惡意毆打。
和我預想的結果一樣,欺負人的孩子被警察警告後寫了保證書。
但是,好景不長,高欣茹拉幫結派,帶著更多的小孩欺負我家團團。
即使我堅持每天接送團團,她也變得抑鬱寡歡。
13
弟媳婦聽說了團團被欺負的事,主動過來找我:「嫂子,解決這種事只能以牙還牙。明天中午放學,咱們一大家子一起去會會那個小雜種,看看她還敢不敢欺負咱家團團。」
弟媳婦說得對,應對這種事情,找老師和家長根本沒一點用。
能養出這種素質的孩子,對方家長只會比孩子更難搞。
而老師總想著息事寧人。
晚上,我跟老公說了我的想法,老公表示支持。
於是第二天中午,我、我老公、我爸我媽、公公婆婆、弟弟弟媳,還有我那當兵剛回來的弟弟,我們一群人站到了校門口。
我問團團,欺負你的人在哪?團團說那個女生聽說了我們一堆人在等她,嚇得躲進了廁所不敢出來。
「哪個廁所?」弟媳婦問。
「在最後面,門衛攔著,你們進不去的。」團團指著教學樓後面的廁所。
「讓你兩個哥哥進去,他倆也是這個學校的,總不能不讓他倆進。」
弟媳婦的雙胞胎兒子已經五年級,和弟媳體型一樣,人高馬大。
於是,半個小時後,兩個哥哥在廁所門口逮到了那個女生,把她「送」到了校門口。
我剛準備上前質問她,就被弟媳婦攔住:「嫂子,你太瘦,還是我來吧。」我看著兩百多斤的弟媳大步向前的背影,第一次發現,原來她是那麼的「憨態可掬」。
不知道弟媳婦跟高欣茹說了什麼,只看到她嚇得尿濕了褲子,一把鼻涕一把淚的鞠著躬道歉:「周團團,對不起。我以後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校園暴力的問題終於解決,團團的小學生活恢復平靜。
前世,我刻意斬斷與婆家的聯繫,只想著過好我們一家三口的小日子。
今生我第一次感受到家族的力量,也開始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老祖宗講的「家和萬事興」的真正意義。
14
前世,弟媳婦的兩個兒子初中畢業後就不再讀書,雙胞胎中的哥哥十九歲就搞大了女朋友肚子。
他女朋友未成年,對方家長張口就要一百萬的彩禮。如果不給,就告弟媳婦兒子強姦未成年人。
弟弟兩口子當時來找我們借錢,我與老公對於是否借給他們錢意見不一致,大吵了一架,差點鬧到離婚。
最後聽說兩口子為了給兒子湊彩禮,去借了高利貸,弟媳婦也因此被傳銷組織盯上,最後欠下巨額債務。
弟弟藉口外出打工,從此杳無音訊。
弟媳婦最後被逼跳河自殺。
人都說,是老周家祖墳出了問題。
前世的我還在心裡惡毒的想過,她那是罪有應得。
這一世,雙胞胎同樣沒考上高中。
弟弟兩口子又打算讓兩個兒子初中畢業去打工。
我勸說弟弟和弟媳婦,讓雙胞胎在本市的技師學校學廚師。
等畢業了,讓他們來我的炸雞店工作,正好幫我開發每月的新品。
弟媳婦一聽,能給安排工作,高興的合不攏嘴。
她低頭搓著手,好像還有什麼為難的地方。
我問她:「還有什麼事?你說。」
「嫂子,能不能也給我找個活干,打掃衛生什麼的……。」她支支吾吾的不好意思的開口問我。
因為體型的原因,她出去找工作總被拒絕。
如今兩個兒子越來越大,用錢的地方也越來越多,她想掙點錢補貼家用。
正好我正在籌備開分店,需要人手。於是,弟媳婦被我安排在新店上班。
時間久了,才發現,弟媳婦這個人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心思單純。
做起事情來雖然慢悠悠,但卻認真靠譜。
前世我只見識到了她的嘴碎,並沒有真正的了解過她的全貌,白白與她慪了十幾年的氣。
15
炸雞店正在以半年一家分店的速度擴張,我也開始探索從直營到加盟的轉型。團團小學畢業時,分店已經開了二十多家。
這輩子不差錢的我問團團,想不想讀國際學校,將來去留學。
團團拒絕了,說還是想上三中。
三中是初中高中一體制學校,升學率在市裡名列前茅。
但是也是出了名的「卷」。
前世,團團就是在三中的高中部考上了復旦。
可是,這一世,我不想再讓團團重複上一世的命運。
我想讓團團讀國際學校。
團團:「媽媽,我知道你想讓我讀國際學校輕鬆些,但是媽媽,我自己想上三中。如果到時候我高考考得不好,你再送我去留學也不遲。」
團團如今已經是一個會獨立思考的小大人。
我即使心有顧慮,最後還是選擇尊重了她的選擇。
團團順利進入初中,我擔心和前世一樣,她會和一個美術生早戀。
上一世有一次晚自習下課後,有一個叫劉振華的男生,騎自行車送她回來,被我抓住。
我和她爸爸找到學校,讓學校給團團轉班。
這一世,我提前問團團:「你班裡有美術生嗎?」
「有一個,我同桌。」
乖乖,咋這一世又是同桌啊!
「那你覺得你的同桌怎麼樣呀?」我故作鎮定的問她。
正在寫作業的團團頭也不抬:「人美心善,我很喜歡她。」
「喜歡他?你不會早戀吧團團?」我努力讓自己像在開玩笑。
「媽媽,你想什麼呢?我同桌是個女孩子呀! 」
??女孩子?劉振華居然是個女孩子名?
「媽媽,振興中華呀,男孩子女孩子都可以叫這個名字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