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在長江中下游發現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栽培遺址,年代比黃河流域的粟米農業還早。
神農炎帝是中國農業的始祖,傳說中他嘗百草、教民稼穡。
有趣的是,他的活動範圍主要在南方的長江流域,而不是北方。
屈原在《遠遊》中也記載炎帝葬於南方的九疑山。
這些線索都在告訴我們:農耕文明的火種,最早在南方點燃。
北方為什麼能夠成為"正統"?答案很簡單——因為後來的歷史都是北方政權寫的。
軒轅黃帝統一中原後,建立了話語權。從此,歷史由勝利者書寫,南方文明被邊緣化,甚至被貶為"蠻夷"。
"蠻"字背後的秘密
"南蠻"這個稱呼,聽著就不太友好。但你知道"蠻"字最初是什麼意思嗎?
考古學家研究發現,在最早的甲骨文中,"蠻"字並沒有"蟲"字部分,它原本的含義是形容馴化野生動物的能力,是個褒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