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9年,27歲的海陵王完顏亮殺掉堂兄金熙宗,自立為帝。
1153年,完顏亮將都城從上京會寧府遷至燕京,改稱「中都」。北京,也第一次成為了一個王朝的首都。
完顏亮的行為,受到女真貴族守舊勢力的強烈抵制,他們不願離開故土,矛盾衝突一觸即發。
1156年,完顏亮將始祖以下10位皇帝的陵墓,遷到燕京附近的大房山。為了使金宗室貴族只能跟從他前往燕京,一不做二不休的完顏亮燃起一把大火,把金上京的舊宮殿、宗廟、貴族府邸、皇家寺院儲慶寺等全部燒毀,並夷為平地。
從此,燕京成為金朝的統治中心,金朝將女真地區和漢族地區一同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
自公元1115年,完顏阿骨打稱帝建國,至公元1234年被蒙古所滅,金朝共有10位皇帝,歷經了119年的歷史。
金朝在金上京為帝的4位皇帝——金太祖完顏阿骨打、金太宗完顏晟、金熙宗完顏亶、金廢帝完顏亮,是金上京38年政治舞台上的主人公,他們為清代、乃至現代的中國版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如今900多年過去了,金上京會寧府遺址仍在荒野中靜默佇立。昔日的宮殿,已化作層層黃土,夯土牆殘跡上荒草搖曳。曾經的輝煌,也都蕩然無存。
然而,從高處俯視,900多年前那座都城的布局輪廓,卻依舊清晰可辨。
一陣風吹過,它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女真族從這裡崛起建都的陳年往事,還有一個王朝榮辱興衰的歷史軌跡。
讀史讀的不是故事,而是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