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迪看著滿臉憔悴的父母,想到他們為了給自己治療,已經花出去了50多萬,不僅把掏空了家裡的全部積蓄,還欠了不少外帳。
如今如果想要繼續治療,起碼還要幾十萬的支出,為了多出幾個月的生命,真得值得嗎?
他仔細思考了幾天,決定放棄治療,讓父母白髮人送黑髮人已經是不孝,再讓他們用後半輩子去還債,自己就是死了也不安心。
於是張迪把父母叫到身邊,將這個決定告訴他們:「爸媽,咱們回家吧,不要浪費錢了,延長几個月的生命也沒什麼意義,我想把最後這段日子用來陪你們。」
一開始聽到這話,張純生和妻子一邊哭一邊罵,堅決不同意就這樣放棄,哪怕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兒子活下來。
可隨著醫生的診斷,看著兒子越來越虛弱,躺在病床上痛苦地等待著死亡,他們終於意識到,這樣的挽留對兒子來說更像是一種折磨。
最終,一家人達成了共識,放棄治療,回到家裡度過最後的時光,讓張迪去做想完成的事情。
他回到家裡,看著熟悉又親切的環境,想起前半生的求學生涯,萬般的不舍湧上了心頭......
發現不對,悔之晚矣
1990年,張迪出生在東北的一個工薪家庭里,雖說家裡不算特別富裕,但也衣食無憂,父母對盼望已久的孩子也是格外疼愛。
在幸福的家庭中,他成長為了一個懂事又機靈的少年,從來不需要父母擔心,在學校也是成績優異,老師同學眼中的好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