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發育期」確實是女子跳台選手必須經歷的難關,伏明霞、郭晶晶都是因為身體發育才轉戰跳板項目的,而奧運冠軍勞麗詩、任茜,世錦賽冠軍賈童,則因此早早退役。
陳芋汐當然也遇到過發育難題。2021-2024年間,她的身高長幅遠超全紅嬋, 「一天要稱10次,只要有空就要上秤,等於每天都在秤上轉。我的體重一般維持在42.5公斤,上限是43公斤,很多東西不能吃。」
已經退休的周繼紅說過:「對於女台這個項目來講,體重是她們的天敵,無論什麼時候都是一樣。中國跳水隊原本有不少有天賦、水平很高的運動員,但要到奧運會了,卻由於體重、發育的原因最後被淘汰,覺得挺可惜。」
高敏也曾提醒全紅嬋:「在生長發育期和技術力量交替的過程中,就像走鋼絲一樣。如果她在練技術的窗口期去練力量,那她的技術不能發展;如果她在練力量的窗口期去練技術,那就容易受傷。很多女跳水運動員在發育後,動作完全做不出來了,空中不能輕鬆地翻了,入水也沒有效率了。」
陳若琳也經歷過「發育關」,對於全紅嬋,這位主管教練說道:「新周期主要靠她自覺。畢竟大了,不可能像以前那麼嚴厲了,加上可能馬上進入叛逆期,需要換一種方式對待。以前需要嚴厲一點,現在需要哄著一點。」
一名省隊的跳水教練表示,「我看了全紅嬋這次比賽,體型感覺胖了一圈。如果體重不受控制,繼續這樣的話還是有些麻煩,必須要減重才能穩住成績。反觀陳芋汐,她的體重已經相對穩定,可以說已經過了這個關卡。這也和去年奧運會之後缺少大賽有關,過了這個坎就好了,希望全紅嬋儘快調整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