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不肯,公婆就拿起藤條對女兒開啟「混合雙打」模式。打得不夠解氣,還往女兒傷口上灑了點白醋,女兒疼得四處逃竄,哭得撕心裂肺。
當時林潔只能目睹公婆這樣虐待自己的女兒,因為她被丈夫死死纏住,怎麼也掙脫不開。
經歷了這次非人待遇後,林潔就帶著女兒搬了出去,不再和婆家來往。
一個人帶孩子真的很辛苦,好在林潔都熬過來了。她花了十年時間,買了屬於自己的房子,可以給女兒提供穩定的生活。
這十年里,婆家人從未關心過娘倆半句,聽說丈夫還在外面有了別的女人。
本來日子倒也平靜,誰知後來丈夫出車禍,為了治病他花光了所有的積蓄還賣了原來結婚時的房子。丈夫也因此落下病根,腿腳不是很方便。
沒了房子沒了錢,公婆年紀大了住鄉下又不方便,而妯娌又不願意和公婆同住,丈夫只好帶著他們來投靠林潔。
明白了他們的來意之後,林潔二話不說就要趕他們走。
公婆見她這樣,便在一旁數落起她的不是。說事情都過去那麼久了,她怎麼還這樣記仇。
不提還好,一提起這事兒林潔就控制不住自己,當初他們打女兒的那一幕,她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帶著你們的兒子滾出去。」林潔生氣地說道,然後把婆家人全轟了出去。

03
生活中,像林潔這樣飽受婆家重男輕女思想傷害的女人還有很多,她的做法無疑是解恨的。
通過她的故事,也讓我們明白以下兩個道理。
一:有些事不值得原諒,和大不大度沒關係。
生活中總有那麼一些人,他們習慣用「事情都過去那麼久了」來抹殺自己曾經犯過的錯。
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過去的事情都不應該算數,過去的傷害也都應該被遺忘。倘若你一定要「揪著」過去那點事兒不放,那就是你不夠大度,是你的不對。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對不起」都能配得上「沒關係」,有些事情根本不值得被原諒,這和大不大度也沒有直接關係。
就拿林潔公婆「毒打」女兒這事兒來說,放在任何一個媽媽身上那都是過不去的檻,沒有人能輕易原諒這樣的行為。更何況,施毒手的還是孩子至親的爺爺奶奶。
因此,即便全世界的人都站在道德制高點來指責你,說對方已經那麼慘了,不應該見死不救。作為被傷害的一方,我們依然有權利拒絕原諒。
畢竟,板子沒打在他們的身上,他們說話永遠輕巧。大可不必被這樣一句輕飄飄的話道德綁架。

二:面對自私的人,不必委屈自己。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好像都習慣了一個人咽下所有的悲傷和委屈。即使面對不公平,也只能無奈笑笑,告訴自己「算了吧」。
然而,一味的忍讓並不能換來他人的理解,反而還會讓別人變本加厲,讓自己越發委屈。
既然如此,為什麼不保留自己的脾氣,該隱忍的時候隱忍,該彪悍的時候彪悍呢?
面對不同的人,要拿出不同的態度。
把熱情留給值得我們付出的人。面對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大可不必為了成全他們而選擇委屈自己。
人生苦短,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取悅自己永遠比討好他人更重要。
所以,不用活在別人的評論之下。
只要無愧於心,那些傷害過我們的人,不想見就不見,不想幫就不幫。
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自己活得舒心,才是當下和未來最最重要的事情。
文/無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