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走麥城
對孟達與劉封的「借刀殺人」
關羽之死,在蜀漢高層引起人心浮動,尤其是一些非嫡系派別更是憂懼交加。 正是在這種情況,川蜀名士彭恙按捺不住,跳出來勸告馬超反了。因馬超密報,彭恙被捕 「竟誅死,時年三十七。」
為此劉備不得不考慮籠絡下益州本土勢力,李嚴由此登上前台。
但這只是權宜之計。在平息了荊州派的不滿,將其充分掌控後,益州本土勢力就成為了下一個目標。
益州本土勢力中包括兩個派別:益州派和東州派。益州派主要由益州當地官員和豪強組成,東州派雖然是由外來人士組成,但是在益州發展已久,與益州派既團結又鬥爭,共同形成了益州土著勢力。特別是在劉備率荊州派入川,借法正之手以嚴刑峻法打壓益州豪強後,迫使東州派和益州派為了維護自身既得利益相互抱團取暖。
劉備已經意識到益州本地豪強的崛起,所以在白帝城託孤時,選中了李嚴作為託孤重臣之一。
有關李嚴的定位。有人認為是用來牽制和防範諸葛亮的。這種說法過於高估了李嚴,因為李嚴在被託孤前的資歷並不深厚。223年,李嚴被任命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可在十年前,就是213年,李嚴還是劉璋的護軍,在綿竹一帶抵抗劉備。此後,李嚴被劉備收編,幫劉備平定過幾場地方叛亂,219年參與勸進劉備為漢中王。先後任犍為太守、江州都督,劉備伐吳敗歸後,召李嚴進宮任尚書令。
這樣一個軍政資歷都略顯簡單的人,肯定在朝堂上不具備什麼影響力,根本沒法指望他能和諸葛亮相抗衡。
讓李嚴被託孤是因為其背景:他代表了本土的東州派,與益州派人士交情都不錯,比如孟達。此外,李嚴手握重兵,經營江州多年,而東吳對江州垂涎已久,只有穩住李嚴才能保住江州。
這樣看來,李嚴實屬益州本地土著的代表人物,劉備之所以對其委以重任,就是想通過他將益州的一幫土著豪強穩住。
但這都只是表面的光鮮,李嚴除了獲得高位之外,並沒有取得與其地位相應的權力與資源。李嚴後來想劃五郡由自己擔任刺史,開府治事等等,都需要得到諸葛亮的首肯。
由此也可以得知劉備和諸葛亮對於益州土著的態度都一致:籠絡、分化、蠶食。
這便可以解釋,為什麼劉備要調另一位益州土著的傑出代表孟達,在漢中之戰期間去進攻上庸。